藝術與工藝對話 成大發錶王船造船圖譜新書及特展
「船說-王船造船圖譜特展」18日在成功大學博物館開幕展出。(成功大學提供/郭良傑臺南傳真)
成大博物館人員導引與會貴賓觀展。(成功大學提供/郭良傑臺南傳真)
隨着時代演進,許多曾馳騁大洋的木造船,尤其中式帆船,幾乎消失於歷史長河。不過,臺灣王船文化保留了與中式帆船造型相似的福船,在成大永續跨領域整合型計劃的支持下,「船說-王船造船圖譜新書發表及特展」18日成功大學勝利校區麗文書開幕,爲展覽增添豐富的學術內涵。
王船造船圖譜特展,在成大永續跨領域整合型計劃的支持下,2023 年起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臺灣藝術史料中心、博物館等教師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針對臺灣實木王船展開田野調查、以科學方法深入探索王船的性能。在海洋委員會支持與協助下,集結研究成果出版「王船再現-臺灣傳統福船式造船圖譜」,爲古船研究、複製與仿製提供更多寶貴資料。
陳玉女副校長開幕致詞表示,臺灣從最初的原住民到現今一直有着豐富的海洋文化,迎王船、燒王船是臺灣重要的民俗文化,也在亞洲各地發展出多樣的祭祀內涵與形式。「永續跨領域整合型計劃」所支持的王船跨領域研究團隊,在兩年時間做了許多調查與研究,獲致不少成果。
助理副校長兼博物館館長吳秉聲指出,成大博物館策劃展覽時始終堅持以紮實的研究爲基礎。「船說-王船造船圖譜特展」透過臺灣重要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王船」進行歷史與科學麪向的整合的展覽,引領大家回溯更久遠的中式帆船樣貌。感謝沈孟儒校長推動跨領域研究計劃,也感謝海洋委員會的支持與協助。
《王船再現-臺灣傳統福船式造船圖譜》集結成大跨領域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成功大學提供/郭良傑臺南傳真)
《王船再現-臺灣傳統福船式造船圖譜》專書,從福船的特色、福船在中式帆船與世界木造帆船中的地位談起,再從技術發展史的角度介紹福船演變歷史、臺灣王船祭典之發展沿革以及相關永祀王船歷史概要與施工方法。從而延伸論及至船舶性能相關基本知識與性能分析,以及利用歷史圖片、照片、3D 掃描正射影像等圖像,呈現個別福船(含王船)之樣貌等,最後再做總結。
「船說-王船造船圖譜特展」18日在成功大學博物館開幕,與會貴賓合影。(成功大學提供/郭良傑臺南傳真)
展覽呈現該書精華,透過精美的圖譜與船舶模型,讓觀者一窺王船造船技藝與王船文化獨特的藝術視野。特展自 3 月 17 日至 7 月 31 日(週一至週五 9:00-18:00/國定假日休息)。希望能引起大衆對實木船舶性能與保存問題的關注,進一步保護與傳承這項珍貴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