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荀武「靜穆之城」特展 臺中葫蘆墩文化中心開幕
「靜穆之城」即日起於臺中葫蘆墩文化中心四樓美術館展廳展出!圖/曾麗芳
現任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荀武,歷經十年橫跨歐亞的精神性藝術追尋,創作研究展「靜穆之城」,即日起至6月8日,於臺中葫蘆墩文化中心四樓美術館展廳展出,首日吸引了許多民衆前來觀展。
今(18)日下午開幕會場貴賓雲集,出席賓客包括法鼓山護法總會副會長蘇妧玲、旅美導演王正方及夫人馬淑靜、當代藝術家白豐中、墨海藝術協會前會長黃文棟、當代藝術家廖迎晰、伯特利設計總監潘正、溫慶珠服飾執行長溫慶玉等,各方友人共襄盛舉,爲活動增添光彩。
葫蘆墩文化中心主任郭恬氳表示,本次爲荀武首次在臺灣的個展,帶來41件作品,跨越2015至2025年間,旅居羅馬、那不勒斯、北京、南京、臺中等地的繪畫作品,呈現藝術家對東西方美學的深層對話與內在思索。
該展覽以「地理拓樸學」爲策展主軸,依創作脈絡規劃爲「精神肖像實驗」、「風景的形上學」、「解構的聖像」三大單元。展場入口陳列荀武留義期間創作的紙本素描,與近年綜合媒材人物作品並置對照,構築時間的敘事通道,也映射他對西方聖像傳統造型語言的深入解構與再建構。
值得關注的,尚有多件2025年未曝光新作《太虛幻境》、《菩提果》等,試圖解構東西方美學的精神向度,體現藝術家對「靜穆」內涵的哲思詮釋。
荀武指出,古羅馬美學承襲了古希臘對形式、比例與和諧的追求,卻逐漸失落「靜穆」的精神核心,這一點正如當今社會對外在繁美的執迷,卻忽略內心寧靜的價值。他的創作正是對這種精神缺席的迴應與反思,透過藝術構築出一座屬於當代東方、重拾精神內核的「靜穆之城」。
策展人賴慕芬表示,本展亦呈現荀武於臺中旅居期間的繪畫實驗,以及他攻讀哲學博士期間,對繪畫技法與材料語彙的深度研究。他將生命經驗與哲學思辨融合爲創作能量,展現高度個人化的藝術語境與思想張力。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原院長丁方教授特別遠端祝賀,「靜穆之城,蘊含東西方美學的豐厚內蘊,從西方美學泰斗溫克爾曼提出的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到老莊對虛無與內觀的體悟,荀武皆能融會貫通。其創作非僅來自書本知識,而是源於跨文化歷程與深刻生命感悟,是學者型藝術家的代表典範。」
丁方教授更指出,21世紀的東方將孕育嶄新的「精神藝術」,不再拘泥於地理與形式的界線,而是重新擁抱那曾在西方失落、如今於東方重生的超驗精神價值。荀武的「靜穆之城」,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以繪畫爲媒介、從走失的母土中重新構築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