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126位「跨三代」女藝術家 大墩文化中心齊開展
彙集臺中市126位女性藝術家參與的「臺中市女性藝術家邀請展」8日在大墩文化中心登場,現場作品涵蓋油畫、雕塑、篆刻等各式作品,展現年齡橫跨25歲至93歲三代女性不同的生命經驗。(潘虹恩攝)
彙集臺中市126位女性藝術家參與的「臺中市女性藝術家邀請展」8日在大墩文化中心登場,現場作品涵蓋油畫、雕塑、篆刻等各式作品,展現年齡橫跨25歲至93歲三代女性不同的生命經驗。87歲藝術家張淑美投入藝術創作逾70年,不曾間斷或遇到瓶頸,積極學習舞蹈、音樂、文學等,從豐富的生活體驗中找尋不同創作靈感。
「臺中市女性藝術家邀請展」8日起至26日在大墩文化中心開展,展覽由126位年齡橫跨25歲至93歲女性藝術家參與,作品涵蓋各式繪畫、書法、篆刻、攝影、雕塑、工藝、版畫及複合媒材等,呈現出三代女性豐富生命經驗。大墩文化中心主任陳文進指出,隨着時代進步,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突破傳統框架,藝術也成爲她們表達自我的重要途徑,盼透過展覽讓優秀的女性藝術工作者被看見,打造性別平權、友善社會。
87歲藝術家張淑美投入藝術創作逾70年,不曾間斷或遇到瓶頸,積極學習舞蹈、音樂、文學等,從豐富的生活體驗中找尋不同創作靈感。(潘虹恩攝)
87歲藝術家張淑美就讀高中時獲得繪畫比賽第1名,自此開啓藝術生涯。她說,尤爲敬佩畢卡索多方創作與探索的精神,自己也嘗試油畫、水彩、水墨、雕塑、版畫與瓷畫等不同藝術形式,投入藝術創作逾70年,從未停下創作的腳步,也積極學習舞蹈、音樂、文學等,從豐富的生活體驗中找尋不同創作靈感。
樑軒瑜(右二)因母親也是藝術家,從小耳濡目染。回首來時路,她深感幸運,父母給予全力支持,讓她毫無顧慮地投身創作。 (潘虹恩攝)
樑軒瑜因母親也是藝術家,從小耳濡目染,藝術創作成爲生活一部分。她分享,隨着新一代藝術家崛起,藝術類型日益多元,尤其在 AI 等新興藝術形式的衝擊下,她也不斷思考如何突破。回首來時路,她深感幸運,父母給予全力支持,讓她毫無顧慮地投身創作。
江錦雲則是早年因母親反對,無法從事藝術創作,退休後重拾畫筆,獲獎無數,母親態度也從反對轉爲肯定。她說,能透過展覽見證不同女性藝術家的創作風格與生命歷程,對女性藝術家們極具鼓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