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財損20億 藍批打詐成效差
內政部165打詐儀表板統計,6月15日至21日詐騙財損高達20億元,挨批打詐成效太過低落。圖爲刑事局研發中的地端打詐系統。(本報資料照片)
內政部165打詐儀表板最新統計,6月15日至21日國人一周遭詐騙損失竟高達20億元。國民黨立委葛如鈞27日指出,國內在這一週共受理3909件詐騙案,其中「假投資詐騙」損失高達11億元,政府打詐成效太過低落,不只無法阻止民衆財物損失,甚至常出包,誤刪知名人物、企業社羣帳號,對臺灣長年建立的言論自由形象造成嚴重傷害。
葛如鈞要求政府兩週內檢討數發部「打詐通查網」的通報、審覈、下架與申訴流程,並建立透明聯繫管道,保障正規虛擬資產業者與知識創作者公平言論空間。
內政部資料顯示,6月15日至21日詐騙財損累積約20億元,平均一天2.85億元、一小時財損1100多萬元,由於金額實在太高,葛如鈞抨擊,中央不但沒有精準打擊詐騙社羣帳號,還屢次誤封合法帳號與知識平臺,數發部的打詐通查網更淪爲言論審查工具,形同數位民主的「清朝倒車」,資訊自由岌岌可危。
葛如鈞指出,假投資詐騙自2021年起連續三年爲財損最高手法,顯示政府防詐機制無力應對。他痛批,打詐通查網不僅無法精準查封詐騙帳號,反而多次錯誤下架合法KOL、美商平臺與企業社羣帳號,甚至導致用戶必須翻牆取得原本應可自由存取的資訊,讓詐騙假冒粉專更容易魚目混珠。民主社會應保障資訊流通與多元發聲,不能以「無腦打詐」爲由犧牲言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