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逼和 北京堅持平等談一次降
美中貿易談判上演大驚奇,12日宣佈相互暫時調降關稅,貿易戰火瞬間冷卻。圖爲美中領導人川普(左)與習近平(右)。(美聯社)
中美關稅戰按下暫停鍵,大陸記取上次貿易戰經驗,採取絕不退讓的態度,以戰逼和,並看準對等關稅是全球受害,北京佔據道德制高點,最終美國讓步與大陸財經官員談判。此談判必成往後中美交手的大陸教案,經此一役,北京將更有戰略自信與定力,有助臺海穩定。
2018年中美關稅戰,大陸做出諸多采購美貨的讓步,仍換來美國對華爲等企業的全面打壓,當時美國只跟中國打貿易戰,其他國家事不關己,隔山觀虎鬥。這次美國對等關稅是全球皆來,敵友全殲,舉世震驚。北京看到這點,確立「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的頂層戰略,而談,還必須平等的談,不是照單全收式談判。
中方火速對等報復後,美國把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對等關稅暫緩90天,以專心應付大陸,是北京擋住原本射向各國的美國炮彈,如果中國在這波鬥爭中輸了,那其他國家對美國只能一面倒,如果能堅持到底,將可做各國的大後方。因此,其他國家就算不與中國共同反美,也不致於加入美國的關稅反中連線。
有關人士指出,雙方各自施加125%以上的關稅後,形同貿易全面脫鉤,約莫4月第二週起,中美無論是大使館層級、或是財經部委,開始有所接觸,大陸堅持兩點:一是由主管經貿的副總理何立峰主談,而非美方要求的中央辦公廳主任、常委蔡奇;二是要談,就要有結果,不要那種來回數次、毫無共識的談判。
約莫4月10日到中旬左右,川普政府對iPhone手機等電子產品提供關稅豁免;大陸則豁免部分美國晶片、藥品及航空設備等,金額各自佔對彼此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考量到內部經濟,雙方已開始有所鬆動。
後來美方答應中方所提的談判條件,5月2日,中國商務部的語氣發生明顯轉變,表示正評估與美國啓動談判。過幾天,外電披露,公安部長王小洪已開始瞭解美方在芬太尼化學原料管控方面的具體訴求,準備與美談判。同一時間,日本對美談判強硬、中歐逐步和解,加拿大、澳洲大選反川普的執政黨皆勝出,國際局勢對大陸有利,美國更急於談判,成爲雙方談判的臨門一腳。
這次大陸的談判團隊,何立峰、王小洪、大陸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任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都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信,接受習的直接指令,有充分的授權,也是談判能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