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災害層級面對酷暑 環境部「抗高溫對策聯盟」預計6月初成立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到花蓮,參加慈濟大學「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東部培育中心」揭牌活動。(羅亦晽攝)

極端氣候影響,夏天愈來愈熱,環境部因應異常高溫可能帶來的衝擊,將與各部會、地方政府與專家學者等,組成「抗高溫對策聯盟」。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目前聯盟正在籌備中,預計6月初成立,除以災害層級來面對今年的高溫,明年也希望將擬定好的應對機制納入相關法案裡。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到花蓮,替慈濟大學「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東部培育中心」揭牌,並在活動開始前,回答媒體詢問環境部「抗高溫對策聯盟」的成立進度,指出聯盟預計6月初會正式成立,目前正在籌備作業中。

他說,民衆有感夏天愈來愈熱,在戶外工作的勞工相當辛苦,臺灣的熱大概都是出現在中午的幾小時間,以前政府面對災害多是落實專家學者研議的計劃,但過程中卻會出現許多問題,他認爲政府應從實務操作行動面決定機制,因此這次透過訂出標準,比如說溫度達到幾度時應啓動機制。

彭啓明以臺北市爲例說明面對熱災害的機制指出,如臺北盆地連續3天達到攝氏37度,有天卻超過38度,這時市政府就會啓動跨局處的應對機制,像是社福單位關懷獨居長輩、醫療系統提前準備因應急診室涌入熱中暑的傷患、環保局在街頭灑水降溫等,動員政府人力保障民衆安全。

他坦言,以前不認爲高溫是災害,不過全世界因高溫受傷的人愈來愈多,未來夏天也會愈來愈熱,環境部今年會用抗颱風的態度去對抗高溫,並在明年將抗高溫的機制納進到相關的法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