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質詢仍關心關稅議題 提到關鍵字蔣萬安又怒了
▲臺北市長蔣萬安於市議會備詢。(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1日)赴議會備詢,仍持續被問到關稅應變的議題。議員許淑華問及是否可有更積極的精進作爲、並質疑政策多是「舊瓶裝新酒」、炒作聲量時,蔣不滿反嗆,不接受炒聲量的質疑,且行政院的政策纔是舊瓶裝新酒,還稱議員可以跟行政院反應,中央國稅收了3兆也可以降稅,這樣纔是更全面的照顧。許則說,今天是討論臺北市的政策,市議員角色扯中央是沒有意義的,希望市長能尊重議會。
許淑華今質詢時,問及市府面對關稅挑戰的做法。蔣萬安說,已經盤點相關財源,34億超徵的財源願意拿出來紓困、協助中小企員工;至於比例方面,現在盤點對於企業紓困轉型以及海外拓銷,大約9億;緊急急難救助,可能需要5億;勞工包括青年就業等各項輔助補貼,大概需要11億;企業營運紓困,大概15億,目前大方向是這樣。
許淑華追問,臺北市現在受衝擊的產業有多少家?蔣萬安說,2800家,但去走訪後,受衝擊的還有很多紡織、食品等,屬於周邊,不是第一波馬上被衝擊的。
許淑華接着問,產業現最需要的,包括延稅、分期繳稅,依照中央的機制就可以處理。財政局目前有沒有統計,受惠的有多少家?財政局長鬍曉嵐說,粗估受惠300件,是按照過去紓困時估算;針對許質疑沒有實質幫助?胡說,有討論過,勞工也會納入,若失業的話也可以延繳等,可以緩解壓力。
蔣萬安說,產業心聲是希望如果市政府能協助繳稅延後或分期,這是第一線的實際需求。蔣說,行政院會昨天也裁示,要讓報稅季延後,也是跟着臺北市要做的延繳、分期,這是讓基層有感。
許淑華建議,臺北市跟其他縣市不同,稅收狀況也好於其他縣市,「與其這樣,斟酌降稅、協助產業貸款並調降利息,是可以更精進的作爲」,認爲市府可以更主動積極。
面對許淑華質疑被動,蔣萬安說,第一時間親自拜訪這麼多企業,第一線聆聽,還透過資訊表單平臺廣納意見,所以是全方面接收第一線心聲。許則說,蔣這2天不斷跟議員針鋒相對,應該沒有必要吧?應該尊重議員,講完後再說明。蔣則回,議員不應該扭曲,都很理性報告。
許淑華說,與其叫廠商填表單,不如成立產業紓困專線,很多中小企業打電話到1999後就一直被轉接,問不到具體做法。但當許質疑推出的政策多是「舊瓶裝新酒」、炒作聲量時,蔣不滿反嗆,不接受炒聲量的質疑,且行政院的政策纔是舊瓶裝新酒,連具體細節都沒有,臺北市至少都提出來了。
蔣萬安說,議員建議降稅,但議員可以好好跟行政院反應、跟同黨的卓榮泰院長講,中央國稅收了3兆,中央也可以降稅,這樣對中小企業還有勞工照顧纔是更全面。許淑華則說,今天是討論臺北市的政策,市議員角色扯中央是沒有意義的,希望市長能尊重議會。
▲臺北市議員許淑華。(圖/記者林敬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