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人才「已五大皆空」 前臺大醫爆擔憂:以後誰來照顧我們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加護病房(PICU)日前徵求「值班型主治醫師」,引發外界熱議。臺大前感染科醫師、旅日達人林氏璧在臉書發文,既以過來人身份分析醫療現況,也以家屬身分流露感慨,直言「真的蠻擔心自己老了之後,會是誰來照顧我們?」

林氏璧指出,臺大醫院是全臺醫療體系的最後防線,各種最複雜的重症病人彙集於此,兒科加護病房更是醫療壓力極高的單位。這次之所以出現徵求「值班型主治醫師」的情況,背後反映的是醫界長年的人力荒,多年來五大科(內、外、婦、兒、急診)「皆空」,醫學系畢業生傾向選擇醫美、健檢等高收入低風險科別,「應該是臺大兒科已經沒有足夠的R3可以值班了,所以纔會這樣做。」

他坦言,不能責怪年輕醫師選擇「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生活,這畢竟是人性,真正該檢討的是制度設計,「上位者應該努力創造合理的工作環境與待遇,不能讓這種畸形的人才分配一直持續下去。」

同時,他也不禁感嘆,成績最優秀、最有天分的一羣人讀醫學系,歷經多年磨練後,卻離開了最需要他們的重症現場,「這是多麼可惜的事情?」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許宥孺攝)

林氏璧回憶道,在他那個年代,內科與小兒科仍是熱門科別,進入臺大兒科需要高分競爭,如今卻是「有人願意來就要感恩」,錄取標準也不得不降低,「我和我同學聊天時常常會吐露這樣的心情,我們真的蠻擔心自己老了之後,會是誰來照顧我們?」

另外,談到身爲兒科醫師的妻子小狸,林氏璧流露敬意,透露曾勸妻子一同轉型成旅遊部落客,但對方堅持要留在醫院臨牀崗位,「她對兒科醫學有熱誠,喜歡小朋友,也喜歡照顧他們。」即使可選擇診所工作、作息穩定,她仍決定留在醫院,畢竟那是在臺大兒科身經百戰練出來的技能,她希望繼續用來救治病患。

最後,林氏璧也給後輩一個誠摯建議,「經營自媒體,開發自己的另一個專長。開發自己的另一個專長!不管是舒壓,或是未來走出一條斜槓的路,都是不錯的投資。」

►廖老大飲料店「改做這一行」 網爆感慨!在地人激推:師傅很厲害►詐騙信件「又暴力進化了?」 大票人看不出!老司機驚:跟當年一樣►碰過才知道!「1資訊」最好列入遺囑 她崩潰:比遺產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