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代表被嚴管
新篩查手段升級下,醫藥代表面臨愈發嚴格的監管趨勢。
規範醫藥購銷行爲
多地加強醫藥代表管理
多地發佈關於規範醫藥代表拜訪消息,大數據篩查下,醫生與醫藥企業灰色利益鏈條被精準斬斷。
近日,河南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官網發佈《醫藥代表接待告知書》,對來院醫藥代表提出多項要求。
具體如下:對來院進行藥品、耗材、試劑等配送工作的生產經營企業人員實行備案管理。備案原則上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中途更換人員時生產經營企業應及時再次備案;對其他情況下來院開展業務的醫藥代表實行預約和集體接待管理,請提前一週通過電話、郵箱等途徑和相關科室提前預約,接待科室按程序彙報後,再確認來院相關事宜;醫藥代表未經備案或預約不得在診療區域、辦公區域進行配送、銷售、宣傳、推廣等活動。除特殊情況外,未經預約登記,恕不接待;
醫藥代表不得違法違規開展業務活動,不得以任何名義、形式向醫院工作人員(含其近親屬和其他特定關係人)給予回扣,不得自行或委託技術人員、安裝維修人員等統計本公司產品在醫院內使用量,不得向醫院工作人員索取產品銷售、使用相關信息;發現醫藥代表未經備案或預約擅自進入院區開展業務活動,首次對醫藥代表提出警告,第二次約談涉事醫藥公司負責人,必要時停止採購該公司醫藥產品3-6個月;第三次發現違規行爲者,將該醫藥代表所屬企業列入醫院醫藥產品購銷企業黑名單,並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7月30日,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衛健局組織召開衛健領域醫藥代表廉潔從業集體約談會,會議提出,強化監督問責,形成長效機制,把牢醫藥購銷領域廉潔從業關,確保全區醫藥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廣西容縣紀委監委近日也要求,督促醫療機構建立健全醫療設備、藥品、試劑、耗材等採購臺賬,並按照“三定兩有”原則,實行醫藥代表接待預約制。
除地方外,中紀委也在近期文章《醫藥產品採購中收受銷售方財物構成何罪》中,詳細闡述了帶量採購模式下“醫療機構中醫務人員收受醫藥代表、經銷商等人回扣行爲”的罪名認定。
2025年醫藥糾風工作正在各地開展,《2025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明確要求,“鼓勵醫藥企業參考《醫藥企業防範商業賄賂風險合規指引》加強合規管理,推動醫藥代表在醫療機構內的合規管理,持續淨化醫藥購銷秩序。”
在新一輪醫療反腐高壓下,醫藥代表的拜訪行爲也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管。
大數據精準篩查
從事後追查到全程動態監管
在監管政策不斷細化、技術手段持續升級下,大數據篩查在醫藥代表監管中發揮着關鍵作用,通過智能監管手段,監管部門可整合多源數據,精準識別違規行爲,實現實時動態監測,從而提升監管效率與精準度,有效規範醫藥代表行爲。
據國家醫保局披露,今年以來,國家醫保局通過智能監管子系統拒付、追回醫保基金3.3億元。目前,全國各地正大力推動開展藥品追溯碼採集應用,使得二次銷售的“迴流藥”無處藏身。
今年,江西省醫保部門通過知識圖譜構建、時空聚類分析、多維羣體關聯分析、疊加如單次門診藥品總費用、門診診察次數、實際報銷比例等規則指標閾值,構建了團伙性欺詐騙保時空分析模型。
該模型運用全省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2日近兩年半來共計52億條門診醫保結算數據,構建了參保人與定點醫藥機構之間的關係圖譜,並通過聚類算法分析,發現了存在多人多次同機構同時就診、開具藥品品種重合性大且長期大量超量開具與病歷記錄不相關藥品的情形。
據江西省貴溪市公安部門階段性反饋,涉案人員利用醫保基金全額報銷的身份,將超量藥品以5折的價格,通過醫藥代表銷售給藥店,已查實涉案人員25人,已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1人,階段性追回醫保基金189萬元。
近兩年來,多地開始打造智能化“清廉醫院”行動。如浙江奉化近期發佈消息,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監管,賦能清廉醫院建設。將權力清單流程嵌入醫院風險防控體系,集成“事前預測、事中監督、全面留痕、事後分析”等監管功能,實現審批備案、幹部管理、政府採購等重要事項全流程閉環監督管理。
該區紀委監委堅持“抓系統、系統抓”,緊盯藥械和耗材設備採購、過度診療、不規範用藥等關鍵環節,聯合衛健、財務、審計、醫保等責任部門成立專項監督工作小組,常態化開展嵌入式、體驗式監督。
此外,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建立全區醫藥代表“清廉積分”管理制度,並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院內營銷行爲進行實時監管,破解醫藥代表院內營銷監管難題。
“和駕照分一樣,一年賦12分,如果進醫生診室推銷就要扣分。”富陽區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扣至零分即列入“黑名單”,將被禁止在富陽全區範圍內進行藥物銷售。
與傳統事後追查手段相比,大數據分析可以對醫藥代表的行爲模式、業務往來等進行分析,評估其潛在風險。當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時,及時發出預警信號,便於監管部門提前介入,防範問題發生,將違規行爲遏制在萌芽狀態。
在智能化時代,醫藥代表監管將從事後追查升級爲全程動態監管,監管效率和維度迎來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