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會爭取兒癌質子治療納健保 最快下半年送入共擬會
長庚醫院是全臺首家引進質子治療設備的醫院。(郭吉銓攝)
質子治療被喻爲打擊癌症的「深水炸彈」,對於小兒病患來說,傳統的光子治療可能傷及骨骼、神經系統,導致長不高、身體歪斜,甚至影響智力。放射腫瘤學會今前往衛福部,盼政府將質子治療納入健保,造福小兒癌症患者。健保署長石崇良說,接下來將請醫學會提案,需說明與傳統治療相比的存活率、併發症差異,預計最快9月送入共擬會議討論。
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系主任陳妙芬今年2月接受本報採訪指出,質子治療是小兒腫瘤治療的利器,根據過去經驗,傳統的光子治療會傷及神經系統、骨骼系統。由於兒童的身體都在發展,傷到骨骼會導致長不高、身體歪斜;傷到神經系統則會導致智力發展減緩。
陳妙芬說,質子治療1次就要2~3萬,一些治療需要做到30次,耗費上百萬,加上兒童病患會害怕,常常需要麻醉,人力、物力成本高,負擔相當重,長庚醫院過去都以社福基金補助有需要的弱勢兒童接受治療。放射腫瘤學會近期與健保署爭取將小兒腫瘤的質子治療納入給付,期盼能減少兒童骨骼、神經系統受損的社會成本,讓兒童好好長大,未來也能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
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5日)表示,放射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與幾位醫師今日到衛福部拜會溝通,進行意見交換。健保署過去曾就質子治療進行HTA評估,與學會的看法一致,即成人使用質子治療對抗癌症,沒有證據顯示具有成本效益,但在兒童身上,具有部分成本效益。
石崇良表示,多數的兒童腫瘤,在傳統治療、質子治療之間沒有太明顯的存活率差異,但是併發症可能有差。質子治療具集中性,對周邊組織影響小,而光子治療具發散性,對周邊組織毒性大,會危及周邊器官,傷及中樞神經、脊椎骨骼等。兒童的併發症比大人明顯,生命的品質會有差別。
對於納入健保的可能性,石崇良表示,接下來要等學會正式提案,需要着重幾個地方,包含在哪些腫瘤的治療上具有差異、達到什麼差異,以及是存活率或併發症的差異,都需要區分出來。若有明顯的存活率差異,健保將優先納入考量。至於生命品質的差異,則要看影響多大而定。健保將參考國際治療指引、證據的強度等,進行研議,才能估算出對財務的影響。待學會提案後,最快9月就能送入共擬會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