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美國勞動市場走軟 意味更多降息空間

▲美國聯準會。(圖/路透)

文/三普經

最近美國勞動市場數據明顯走弱,也讓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變得更爲積極。果不其然,聯準會在9/18利率決策會議降息1碼,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下調至4%至4.25%,同時間發佈的利率預測點陣圖,也比6月時更偏鴿,意味年底前有可能再降息2碼,但明年及後年則僅降息1碼。

風險管理 聯準會預防性降息

雖然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就業市場下行風險上升,是本次聯準會降息的主要因素,並強調未來利率決策仍取決於經濟數據,因此聯準會並未開啓長期性降息週期,本次降息屬於預防性降息,是風險管理,而非認爲美國經濟已經明顯走緩。但大開既開,除非就業市場再度轉強,未來聯準會恐怕將面臨更多降息的壓力。

▲Jerome Powell,美聯儲主席,聯準會主席。(圖/路透社)

首先,聯準會的雙重目標,通膨與就業,從這次貨幣政策會後新聞稿來看,已明顯由抑制通膨轉爲支持就業。畢竟關稅對物價上漲衝擊不似原先評估的那樣嚴重,雖然短時間通膨數據仍將緩步墊高,但並不會回到2022、2023年時的高峰9.1%,約略比3%高一點。

勞動市場明顯走軟 不利明年期中選舉

相較之下,勞動市場的疲態更爲明顯。根據新修正的數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剛在9/9將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非農就業數據向下修正91.1萬人,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大下修規模),今年至8月爲止,平均每個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74.75千人,遠低於過去三年的379.58千人、216.17千人及167.67千人。

▲聯準會降息之後,美國勞動市場走軟,再加上AI時代大幅節省人力,未來低度就業增長可能成爲新常態。(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雖這些數據顯示勞動市場走軟在川普上任之前即已發生,但畢竟今年數據太難看,即便即將公佈的美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可能維持在3%以上,但若未能反映在就業上,難免讓民衆心裡感受落差太大,就業市場可能是明年期中選舉的重要關鍵,若不即早出手,恐將影響共和黨明年的勝選機率。

即便聯準會已經展開動作,勞動市場未來展望可能不容樂觀,因爲當前美國經濟可能再度陷入1990年代的無就業式復甦(jobless recovery)。所謂無就業式復甦主要是因爲自動化提高生產力,因此所帶動的經濟成長並未同步增加就業機會或降低失業率,屬於勞動市場結構轉型的一種現象。

川普政策+AI時代 低度就業成新常態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與反非法移民政策,造成傳統產業的勞工成本上升、獲利下降,抑制僱主增加僱用員工的誘因。同時高科技產業受惠於AI運用,效率提升,可以大幅節省人力。這雙重因素造成每個月新增就業人數不若以往來的強勁,因此未來低度就業增長可能成爲新常態,並反過頭來迫使聯準會採取更爲積極的寬鬆貨幣政策。

▲筆者強調,降息並非股市上漲的萬靈丹,適當的貨幣政策才能增加投資人信心 。(示意圖/路透社)

其次,目前點陣圖反映的是現任貨幣政策會議成員的看法,但隨着川普持續安排其人馬進入利率政策決策圈,預期聯準會未來可能更傾向鴿派,更積極降息。但其結果將增添市場動盪,對就業市場的提振效果難以預測,並有可能助漲通膨壓力。

因此對金融市場而言,降息並非是股市上漲的萬靈丹,適當的貨幣政策能讓經濟上軌道,物價穩定、企業獲利穩定增加、就業市場維持韌性,才能增加投資人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信心。否則股債市、虛擬貨幣、黃金等金融資產價不斷上揚,但實體經濟數據乏善可陣,最後聯準會降息會不會吹大泡沫,我們認爲鮑爾任內應該不會發生,但之後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