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團批邱泰源查雙和 促分流就醫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強調,要降低急診護病比,無非減少來診數量、提高病房收治容量、增聘急診護理員額3項作法。示意圖爲醫院護理站。(本報資料照片)
雙和醫院急診日前公告「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急診壅塞問題再度浮現,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會馬上了解、不容違規,醫師工會批評「搞錯重點」,急診人力沒有護病比規定,負擔無上限,應思考如何減少來診數量、提高病房收治、增聘急診護理師,檢討改善措施成效,而非新聞出來才說要了解,讓第一線人員自力救濟。
雙和醫院今年截至7月,急診超過5萬人次,近期急診單週通報滿牀次數達22次,堪稱新北最壅塞醫院。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批評,邱泰源的發言,讓人感覺「政府看不到急診辛苦現況」,說要查有無違反規定,根本搞錯重點,「急診人力比1:100都沒有違規」,且官方本來就應掌握,不是等新聞出來才說要了解急診狀況。
陳亮甫說明,急診難制定護病比,源源不絕的患者要住院,須持續在急診等候數日至數週,1名急診護理師照顧10多名輕重症患者很常見,急診醫療負荷大,醫護離職數也暴增。
年初至今,急診壅塞依舊,陳亮甫指出,衛福部的確有提高急診診察費、護理費、發放津貼等,但這些作爲有改善現況嗎?政府應評估成效,若無效就應檢討,而不是讓基層人員自力救濟,否則醫護遞交離職單速度會快過長官公文。
陳亮甫強調,要降低急診護病比,無非減少來診數量、提高病房收治容量、增聘急診護理員額3項作法,但政府無意挑戰民衆就醫自由、急診護理補助姍姍來遲,護理人力仍短缺,是造成現況的元兇。
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指出,邱泰源說不容違規,但急診沒有護病比規定「哪來違規」,最應該被徹查責任的,是消息出來後,纔在「瞭解狀況」的政府。提高待遇補齊護理人力、提高急重症給付額,纔是根本之道,就算無法一步到位,主管機關該做的,應是呼籲民衆參考急診即時資訊「自主分流就醫」、輔導鄰近醫院互相支援,而非解決貼告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