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唐股份起訴應用材料公司,索賠9999萬元!指控其非法獲取核心秘密
兩家半導體巨頭對簿公堂!
8月13日,北京屹唐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屹唐股份”)公告稱,公司因認爲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非法獲取並使用了公司的等離子體源及晶圓表面處理相關的核心技術秘密,在中國境內以申請專利的方式披露了該技術秘密,且將該專利申請權據爲己有,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的違法行爲,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金額爲人民幣9999萬元。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該案件已立案,尚未開庭審理。
公司表示,本次訴訟不會對公司經營方面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也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最終實際影響將取決於法院生效判決結果。
屹唐股份表示,利用高濃度、穩定均勻的等離子體進行晶圓表面處理是公司的關鍵技術之一,相關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公司的幹法去膠、幹法蝕刻、表面處理及改性等半導體加工設備中。公司在該領域具備領先的原創性技術能力,並擁有相關技術秘密。
被告應用材料公司招聘了曾在原告全資子公司Mattson Technology, Inc.(以下簡稱“MTI公司”)工作的兩名涉案員工。該兩名員工瞭解公司關於等離子體的產生和處理方法的核心技術,熟悉和掌握相關設備結構以及技術工藝。在MTI公司任職期間,該兩員工均簽署了保密協議,對包括涉案技術秘密在內的技術信息承擔嚴格的保密義務。
證據顯示,應用材料公司招聘該兩名員工入職後,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一份發明專利申請,其中主要發明人即爲前述兩名員工,該專利申請披露了屹唐股份與MTI公司共同所有的涉案技術秘密。
屹唐股份表示,被告非法獲取和使用原告的技術秘密,並在中國境內以申請專利的方式披露了該技術秘密,將該專利申請權據爲己有,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爲,對原告的知識產權和經濟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經查,被告涉嫌實行將使用涉案技術秘密的產品向中國境內的客戶進行推廣銷售的行爲,進一步造成了對原告商業秘密權益的侵害。
值得注意的是,屹唐股份一個月前剛剛上市。7月8日,屹唐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上市首日,屹唐股份開盤一度漲超200%。截至8月13日收盤股價報22.88元,總市值676.23億元。
屹唐股份的主營業務爲幹法去膠、快速熱處理和幹法刻蝕設備的製造。上述三類設備是芯片製造工藝中的必備流程,其中,刻蝕設備在芯片製造工藝中的重要性程度僅次於光刻機,位於技術含量最高的“卡脖子”領域。
該公司技術主體是2016年收購的美國半導體晶片加工設備供應商MTI公司,這也是中國資本第一次成功跨境收購半導體裝備公司。此後,屹唐股份在亦莊國投的支持以及半導體專家、公司首席執行官陸郝安的帶領下,挺過了“過渡期”並完成了對MTI的全面整合。2025年一季度,屹唐股份實現淨利潤2.1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13.09%。
在這背後,2016年亦莊國投主導的對MTI的收購功不可沒。據瞭解,先進製程芯片的製造過程有超過1000道工序,其中每一種工藝步驟都要使用不同的專用設備。其中,芯片製造主要分爲前道工藝晶圓製造和後道工藝封裝測試,其中前道工藝的技術難度高,相對複雜。而屹唐股份的三項業務幹法去膠、快速熱處理和幹法刻蝕就分佈在前道工藝中,且技術來源均爲自主研發。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屹唐股份2022年-2024年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收入複合增長率達19.85%,公司來自境內的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由2022年的45.15%上升至2024年的66.67%。其中,來自境內的專用設備收入佔公司專用設備收入總額的比重由2022年的48.57%上升至2024年的72.74%。
公開資料顯示,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是一家美國半導體和顯示設備製造商,成立於1967年。
該公司官網顯示,2025財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71.7億美元,同比增長7%,淨利潤11.85億美元,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9.25億美元,GAAP營業利潤率30.4%,非GAAP營業利潤率30.6%。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孫志成 綜合公開資料、新京報等
封面圖自IC photo(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