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爾地毯商的數字織法:中東歐電商的文化共鳴

伊斯坦布爾大巴扎的地毯商法蒂瑪,最近在 Trendyol 土耳其站接到了第 800 個訂單。這個守着家族織毯手藝的女人,現在每週開三次直播,展示如何用傳統打結法編織帶有幾何紋樣的迷你掛毯。“線下一天最多接待 20 個遊客,現在線上直播兩小時能接 50 單。” 她指着屏幕上跳動的訂單提醒說。

法蒂瑪的轉型暗合了中東歐電商的文化密碼。當中國賣家還在複製 “低價鋪貨” 模式時,她用 “故事 + 產品” 突圍。她不做機器量產的地毯,堅持手工編織,直播間裡展示祖母傳下來的織架,講解每個紋樣的突厥語寓意。爲解決跨境配送,她和巴爾幹地區的物流公司合作 “72 小時達”,買家付 15 歐元跨境費,就能收到附證書的手工藝品。

現在她的掛毯成了布達佩斯設計師的軟裝新寵,有買家留言 “把安納托利亞的陽光掛在了牆上”。法蒂瑪正準備推出親子織毯套裝,“中東歐人買手工藝品,其實是在收藏能觸摸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