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團隊利用量子點突破量子加密通信40年難題 | 每日全球科技要聞
▌以色列團隊利用量子點突破量子加密通信40年難題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研究團隊利用量子點和智能加密協議,突破量子通信40年難題,實現無需完美單光子源也能安全傳輸信息。通過截斷誘餌態和淨化協議,實驗顯示其性能超過傳統激光QKD方法,並延長安全密鑰距離。團隊構建了室溫量子點通信裝置,驗證了方法可行性和實用性,爲低成本、可大規模部署的量子安全網絡奠定基礎。
▌挪威團隊開發超薄智能濾波器可顯著延長電動汽車電池壽命
挪威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名爲HiSep-II的超薄智能濾波器,能夠解決鋰硫電池的“穿梭效應”,顯著延長電池壽命。該技術通過在電池隔膜外部應用特製塗層,阻擋有害化學物質並允許有用鋰離子自由通過,使電池充電循環次數從200次增加到1000次,電池壽命延長五倍。HiSep-II不僅能減輕電動汽車電池重量,還能提高效率和續航,未來有望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無人機和海運等領域。
▌日本團隊通過兩臺20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模擬量子信息加擾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研究人員利用兩臺具有2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成功模擬了量子信息加擾過程,該現象廣泛存在於奇異金屬和黑洞等系統中。相較於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在模擬複雜加擾時展現出顯著優勢。團隊通過雲端量子計算機執行了包括製備加擾態和量子統計在內的多項計算。隨着量子比特數增加,量子計算機有望處理更復雜的量子信息問題。
▌比爾·蓋茨攜手韓國現代造船,加速小型核反應堆與海上核動力應用
比爾·蓋茨支持的核能公司TerraPower與韓國現代造船集團(HD Hyundai)深化合作,共同推進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在能源與船舶領域的應用。HD Hyundai將爲其懷俄明州的345兆瓦Natium反應堆項目製造反應堆容器,並計劃在2030年前開發船用核動力系統。此次合作旨在建立全球核供應鏈,推動鈉冷快堆等先進技術落地,以提升能源效率並減少核廢料。雙方認爲SMR技術是實現可持續能源轉型的關鍵路徑。
▌加拿大核聚變公司獲2200萬美元融資,推進LM26聚變原型機
加拿大核聚變初創公司General Fusion獲得2200萬美元)融資,緩解資金困境並重組董事會。本輪融資將用於繼續推進其磁化靶聚變(MTF)技術研發,重點建設LM26半尺寸聚變演示裝置。LM26採用氘燃料和液態鋰壓縮技術,目標在2026年前實現科學盈虧平衡,併爲未來近商用核聚變機組提供關鍵數據。公司計劃在2030年代推動聚變能源併網,近期還將尋求更多資金以維持發展。
▌美國弗吉尼亞州引入AI精簡法規,AI初創公司Vulcan領銜推進
弗吉尼亞州州長簽署行政命令,要求使用代理人工智能(Agentic AI)簡化州內法規,由初創公司Vulcan Technologies牽頭實施。該公司憑藉低於傳統諮詢機構十倍的成本中標。項目通過將法規、法令和判例法整合進數據庫,由AI代理識別重疊與矛盾之處,幫助削減繁文縟節並提高政策執行效率。此舉被視爲減少監管複雜性、降低成本的嘗試,也吸引其他州和聯邦機構關注,未來或推動美國範圍內的監管管理方式變革。
▌印度設定航天新目標:五年打造五家獨角獸、每年發射50次火箭
印度總理莫迪向航天科技初創企業發出挑戰,提出五年內打造五家獨角獸企業,並將年度火箭發射次數從當前的5—6次提升至50次。他強調航天技術和數據的自主能力,呼籲建立“宇航員庫”。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正推進載人航天任務“Gaganyaan”,並計劃在2035年前完成月船四號、金星軌道器和國家空間站建設。監管機構IN-SPACe認爲這一目標雖艱鉅,但可實現,顯示印度加速邁向航天強國的雄心。
▌瑞典瓦倫堡集團攜手多家企業成立合資AI公司
瑞典瓦倫堡投資公司聯合阿斯利康、愛立信、薩博和SEB宣佈成立人工智能公司Sferical AI,旨在爲瑞典企業提供安全、集成的先進AI基礎設施和算力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該項目繼今年5月與英偉達達成合作後推進,英偉達將爲其提供最新一代AI數據中心平臺。瓦倫堡家族基金會在上述企業均有重要股權,此舉標誌着瑞典加速佈局國家級AI生態。
▌美國Aalo Atomics核反應堆獲1億美元融資,建全球首座核能共址數據中心
美國初創公司Aalo Atomics獲得1億美元融資與監管支持,計劃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建設其首座10 MWe Aalo-X反應堆,並在旁邊建立實驗數據中心,打造全球首個共址建設的核能數據中心。該項目入選美國能源部新反應堆試點計劃,目標是2026年實現運行,以驗證模塊化反應堆爲AI數據中心提供快速、可靠、低成本能源的可行性。Aalo後續將推進更大功率的Aalo Pod超模塊化反應堆,力爭將電價降至每千瓦時3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