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促練、以賽促學,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社會體育指導(健身)項目競賽落幕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李鼕鼕 廣州報道

日前,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社會體育指導(健身)項目競賽在廣東省城市技師學院成功舉辦。本次賽事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負責賽事組織實施,廣東省城市技師學院分賽點負責賽場保障,共22名選手參與角逐。

經國務院批准,自2020年起,我國每兩年舉辦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社會體育指導(健身)項目成爲體育行業唯一納入全國技能大賽的正式比賽項目。本次競賽作爲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的分散比賽項目,借鑑世賽、國賽辦賽理念和模式,科學制定競賽技術規則,嚴格把控技術標準和評判等關鍵環節,加強全過程監督管理,確保公平公正。

本次競賽設置了體能競賽、動作教學、姿態與動作評估與運動計劃設計四大模塊,全面對標健身指導工作的核心能力要求。

體能競賽模塊設置沙袋過杆、折返跑、半球跨越和健身球帶球爬行四項挑戰,不僅考驗選手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等基礎體能素質,更考察其在連續運動中的柔韌性、靈敏性、速度、爆發力、平衡性和協調性等綜合能力。

動作教學模塊聚焦於選手的健身教學指導能力,參賽選手現場對指定動作進行講解及示範。此項目重點評估選手的專業術語運用、動作標準演示和教學表達能力,全面檢驗參賽者將健身理論知識轉化爲實際教學指導的能力。

姿態與動作評估模塊創新性地採用視頻案例考覈形式。選手需要從運動解剖學和運動生理學角度分析被指導者的動作模式,找出偏差成因並提出改進建議。該環節設置貼近選手的實際工作場景,充分體現了競賽的專業性和實用性。

運動計劃設計模塊重點考察選手的個性化方案制定能力,要求針對不同對象的身體狀況和健身目標,設計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並講解。該模塊特別強調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能夠有效檢驗選手因材施教的專業水平。

此次規範化的辦賽模式,既爲參賽選手提供了優質的競技環境,也爲後續同類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可借鑑的實踐經驗。這一以賽促練、以賽促學的模式,有利於推動廣東省健身指導人才隊伍的規範化、專業化發展。

近年來,廣東省城市技師學院着力打造“崗賽課證融通”的特色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評、以賽促建”不斷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此舉有利於推動職業技能評價體系建設,提升社會體育指導人才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助力體育強國戰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