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管3日”創造新的消費增長點

日前,廣西出臺《廣西國家A級旅遊景區“一票3日使用制”實施方案(試行)》,規定遊客從第一次入園之日算起,3日內可持該門票再次進入景區遊覽。

這是一次從“單次交易”到“深度體驗”的轉型。“一票3日使用制”打破了傳統景區“一票一進”的固化模式,將門票的有效期延長至72小時,賦予遊客更靈活的時間支配權。這種設計直擊過去傳統旅遊“趕場式”痛點,使遊客能根據天氣、體力等因素自主規劃行程,更深入地探索景區文化內涵。

於景區運營方而言,“一張票管3天”看似減少了門票收入,實則通過“流量轉化”創造新的增長點——遊客延長停留時間將有利於帶動“二次消費”,充分拓展“吃住行遊購娛”全鏈條;長假期間多日製票也利於形成錯峰遊覽,緩解交通與接待壓力,提升管理效率。

我們也應注意到“一票多日使用制”對於景區服務帶來的更高要求——當前,遊客可通過“一鍵遊廣西”等App、小程序等渠道購票,也可以通過相關旅遊平臺進行購買,尚未實現智能化購票、驗票功能的景區,要及時、統一升級驗票系統。同時,也要及時提升住宿、餐飲等配套服務質量,減少因停留人次上升而帶來的缺口。由於動態人流監控難度加大,對於部分熱門景區,有必要建立實時預約系統,防範超載風險。

長遠來看,廣西的探索爲全域旅遊改革提供了發展樣本——一方面,立足當前旅遊發展,“一票多日使用制”通過拓展時間維度,契合當代人“慢旅行”的需求;未來還可進一步延伸至跨景區的多日通票,推動“點狀旅遊”到“面狀旅遊”,進一步提升旅遊覆蓋面與輻射帶動效應。

另一方面,“一票多日使用制”將推動景區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依託平臺構建智慧旅遊生態圈,進一步完善App或小程序的購票、驗票等功能,以及觀光、餐飲、住宿等一系列諮詢服務,這將持續推動旅遊平臺智能化提升。同時,推動區域協同旅遊,能夠讓更多周邊中小景區都可以“分一杯羹”,將有利於促進旅遊輻射帶動作用“從一地到一域”。

構建可持續旅遊生態路徑,未來還可以根據季節和淡季、旺季動態調整有效期;推薦多日旅遊線路、配套酒店交通等“72小時旅遊包”,提升綜合收益穩定性;引入更多技術降低票務糾紛,加強監管創新。要拓寬時間與空間維度,進一步升級消費場景,激發消費熱情。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