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面試46間公司才脫困!他痛批職場亂象:被當免費諮詢師 還要忍人資套話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ingimage

有一名網友近日在論壇Dcard上發文,以「#閒聊 一年內面試46間公司脫離崩潰的求職地獄」爲題,分享自己在臺灣求職的艱難經歷,引發廣大網友共鳴與熱議。他表示,自己在經歷一年待業、面試46間公司後,才終於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但這段過程可謂痛苦至極,甚至壓力大到需要求助醫生。

該網友提到,上一份工作原本是一間小規模外商,工作內容和氛圍都讓他非常滿意,但隨着公司被大企業併購,裁員成了無法避免的命運。儘管主管爲他爭取了一筆不錯的資遣費,但他仍無法掩飾對未來的恐懼:「接下來我還要多久,才找得到下一份工作?」

在求職過程中,他的自信心被一次次的「無聲卡」和「未錄取」磨光。由於房租壓力,他選擇返回臺中老家,但卻發現臺中的薪資水平低得令人難以接受。他表示,即便將期望薪資砍至35K,仍常被企業以「條件太好」、「怕你做不久」等理由拒絕。

更令人憤怒的是,他發現不少公司根本無意招人,而是藉着面試來打探外商運營模式、科技業福利等內部資訊。他痛批這些行爲:「這種被利用的感覺,比不錄取更難受。」

這篇文章也讓不少網友對臺中工作環境提出批評。有網友留言:「臺中工作超爛,履歷漂亮也沒用,他們只想砍薪水或找十年以上年資的人。」更有網友直言:「很多公司根本就是免費偷別間公司的運營管理系統,爛死了!」

儘管求職過程充滿挫折,該網友依然堅持提升自己。他透過上課、看書、參加語言交換等方式增強專業能力,最終成功進入一家全新的外商公司,從事自己真正想做的職位。他表示:「雖然未來仍充滿未知,但至少我知道自己撐得住,也知道該怎麼讓生活繼續往前走。」

貼文曝光後,引發大量網友討論。不少人留言分享自己的求職經歷:「我也是待業10個月才找到工作」、「一堆臺灣公司面試只是來打探薪資,真的很心寒。」也有網友讚揚原PO的毅力:「我覺得你真的很強,可以不放棄的一年面試46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