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殘疾人相關建議提案落實得咋樣了?| 康復篇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那麼,一年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落實情況如何?解決了哪些醫療康復領域殘疾人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康復相關制度建設方面

2024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就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和保障制度、關愛殘疾兒童等提出建議或提案。全國人大代表陳奭榮等建議爲困難重度殘疾人建立“基本醫保+大病醫保+醫療救助+商業醫保(補充醫保)”多層次醫保救助體系,減少困難重度殘疾人康復花銷。全國政協委員曹暉在提案中提到,建立提升殘疾人福利保障水平的常態性調節機制。全國政協委員李慶忠建議,加強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康復培訓,滿足視力殘疾兒童和多重殘疾兒童的康復需求。全國人大代表王川建議打造更爲精準的“小而美”助殘幫扶項目,全力促進殘疾兒童健康成長“一個也不能少”。全國政協委員龍墨建議,完善孤獨症兒童教育相關政策,加快研製孤獨症兒童教育教學指南。

進展情況

2024年,中國殘聯開展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情況覈查工作,指導、督促各地按政策幫助尚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殘疾人蔘保,並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關於規範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補貼政策的文件。

同時,中國殘聯紮實推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支持各地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臺賬等。

2024年,中國殘聯會同有關部門印發《孤獨症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實施方案》,並對孤獨症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工作進行部署。

在殘疾預防方面

2024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盧林提出了關於提升重點人羣殘疾預防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的建議,提到對因病致殘和不明原因肢體殘疾人員進行重點標識,實施有效干預預防殘疾進展。

進展情況

2024年,中國殘聯加強殘疾預防宣傳教育,完善殘疾預防科普知識資源庫,會同中央網信辦等7部門印發通知,圍繞“預防疾病致殘,共享健康生活”主題,組織開展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

同時,中國殘聯進一步組織開展《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1—2025年)》監測評估工作,持續推進殘疾預防重點聯繫地區工作,並對《全國殘疾預防重點聯繫地區殘疾監測與評估方案》修訂完善。

中國殘聯還會同衛生健康委共同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1—2025年)》實施情況,邀請有關專家針對主要致殘性疾病答記者問。

在醫療康復服務方面

2024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盧林建議,通過聯合多學科開展義診、互聯網遠程問診等方式,加強對因病致殘殘疾人的診斷和治療。全國政協委員曹暉在提案中提到,加強殘疾人家庭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進展情況

2024年,中國殘聯指導各地依據全國殘疾人基本狀況調查結果,持續組織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支持各地爲殘疾人提供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基本康復服務,全國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平臺開通上線。截至2024年11月底,共有826.3萬人得到基本康復服務,146.6萬人得到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超過85%。

中國殘聯還積極推動衛生健康部門爲殘疾人提供就醫便利,指導各省(區、市)落實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工作,截至2024年11月中旬,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確定394個服務基地。中國殘聯還與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共同印發通知,推廣各地殘疾人心理服務工作經驗。

在科技助殘方面

2024年,全國人大代表王川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殘疾人健康產業進行戰略佈局,對初創期國產科技創新技術和產品給予政策支持。全國政協委員姚樹坤提出,強化智能精準康復,開展智能精準康復推廣應用基地試點,以推進康復醫學智能化高效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李慶忠認爲要加大力度推動科技助殘、智慧養老、數字無障礙等工作,加強技術攻關、機制創新和制度創新,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基礎上,通過政策引導培育相關產業和市場。

進展情況

中國殘聯積極推動將科技助殘納入建設科技強國戰略,與多部門研究制定推進科技助殘指導意見,加強助殘科技研發任務部署。並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科大訊飛等高等院校和科技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匯聚科技創新力量,助力培育助殘領域新質生產力。組織開展以“科技助殘,共享美好生活”爲主題的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舉辦2024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集中展示助殘科技最新成果,推動助殘科技成果普及應用。

來源:中國殘疾人雜誌社

編輯:潘文暢

審覈:張雪飛、張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