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跌倒5次!獨居長者居家安全亮紅燈 意外恐成致命危機

▲張爺爺現在如廁有扶手可拉,降低跌倒風險。(圖/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以下同)

記者胡至欣/綜合報導

臺灣正以驚人速度邁向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65歲以上長者數量已突破455萬人,佔總人口的近2成(19.48%),這意味着每5人中就有1位長者。其中,「獨居老人」成爲了社會中最隱形的高風險族羣——他們缺乏足夠的生活照護與緊急支援,使得每一個小小的意外,都可能變成致命危機。

根據衛福部統計,平均每6位長者就有1人在1年內發生跌倒,而「跌倒」是長者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交通事故。隨着年齡增長,骨骼變脆、平衡感下降等因素,使長者在日常活動中更易跌倒。若家中無人同住、無警報裝置或扶手協助,跌倒後可能會導致致命性骨折、腦部損傷,甚至因無法及時送醫而喪命。

除了跌倒,「居家火災」也是長者面臨的重大威脅。根據消防署資料,65歲以上長者在火災中死亡的比例高達42.1%,爲所有年齡層之最。常見原因包括反應遲緩、行動不便,以及延長線老舊、電器短路、忘記關閉爐火等隱患。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卻可能成爲致命隱患。

72歲的張爺爺便是真實寫照。張爺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攝護腺疾病,這使得他經常感到頭暈。去年,他在家中跌倒了5次,有時半夜如廁途中不慎失足,或起牀時因頭暈從牀上滾落地板。每次跌倒,他都因爲家中無人協助,痛得無法動彈,必須等到疼痛稍微緩解後,才能慢慢爬起來。其中有一次,張爺爺在浴室跌倒,竟然在地上躺了整整1小時才勉強忍痛起身。

▲專業師傅到府評估環境及張爺爺的使用習慣,進行扶手安裝。

幸好,張爺爺的情況在弘道社工的協助下發生了改變。社工透過「臺中市獨居老人關懷訪視及電話問安服務計劃」進行居家訪查後,立即安排專業師傅爲他家中安裝扶手,根據爺爺起牀與如廁動線進行客制設置,並持續追蹤改善狀況。

除了扶手,弘道也會根據長者需求,協助裝設緊急求救系統,包括主機與隨身按鈕,藉由通訊系統與24小時監控中心連線,當長者發生跌倒或突發狀況時,只需按下按鈕,系統便會迅速通報家屬或當地派出所進行協助,大幅提高長者在自宅中的安全性。

▲弘道社工會在訪視時進行防跌防災宣導。

截至2025年5月底,臺中市獨居長者數量達5,681人,其中弘道臺中服務處負責的第四區(東、西、南、北、中、西屯、南屯區)就有2,001人,佔全市老年人口的35%。弘道臺中服務處處長陳國慶表示:「家應該是讓人最安心的地方。」通過社工登門訪視,針對長輩的不同狀況與需求進行分級,協助媒合各項服務,並拜訪社區的里長、志工,共同建置社會資源與安全網,希望讓高齡長輩即使是獨居也能在地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