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字,三百張圖,讓我們來給胡玫版“紅樓夢”來個服化道終極盤點!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新書《圖解傳統服飾搭配》已上線,請多支持

這電影有一種魔性,剎不住車!我本來只想簡單做個收尾,畢竟咱這也算是胡玫版《紅樓夢》的老關注者了,畢竟2021年網上有人爆料這版服飾的時候就寫了一篇,做人嘛,就是要有始有終,吐槽也是,所以就成片來個終極盤點(注:成片內容爲流媒體播出版本,畢竟沒花錢去影院看)。但寫着寫着就一萬字,三百張圖了,感覺給我點時間還能往細聊,真的每一幀都有槽點的地步……

既然是終極盤點,就要從對2021年的爆料來個“清算”開始,畢竟我最喜歡這種幾年後謎底揭曉的感覺了。

先說一下這個爆料賬號微博@彩蛋一分鐘,賬號還在,但原創微博只有兩條,分別爲2021年對胡玫版的爆料“關於2021年《紅樓夢》電影的相關信息報告”和2020年評價華裳九州的內容。

爆料賬號@彩蛋一分鐘 目前僅存的兩條原創微博

其實在《》裡,還提到過這個賬號在爆料之後還針對被熱議的服飾發了一條“關於2021年電影《紅樓夢》的服飾公告”,應該是被刪除了,截圖在我的那篇舊文裡,內容主要就是解釋了他們爲什麼要參考“華裳九州”。

目前來看,這位@彩蛋一分鐘 爆料與成片大部分是吻合的,區別主要在於“手機貼膜”與“智能高端數字通訊設備表面高分子化合物線性處理”這樣的描述上。所以,爆料人要麼是胡玫團隊中人,要麼就是華裳九州的相關人士。前者大家比較好理解,後者可能有人會疑惑,除了爆料人從頭到尾猛誇華裳九州以外,還在於他口中劇照保密工作很好的這版紅樓夢裡的服裝在2019年杭州的一場“國風大賞”走秀活動裡出現。

2019年國風大賞宣傳中提到了“還有電影《紅樓夢》同款戲服”,電影官方微博也進行了轉發

當時微博中附上的“電影《紅樓夢》賈寶玉戲服”海報

雖然也進行了宣傳,並且明確提到了這場活動中有同款戲服,但不知道是因爲活動宣傳陣仗大但真正的關注不多,還是因爲宣傳點過於分散以至於沒人關注戲服,以至於2021年爆料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想起戲服已經在這場活動裡出現過了,更對走秀服裝是否真的爲同款戲服產生了疑惑。

目前可以確定,這些就是胡玫電影版的同款,甚至應該是同一件,所用飾品也是一樣的,髮型也十分接近,應該是在電影指導下做的全套模仿。當時通過所謂網友爆料發佈了四張圖,但我寫《》這篇的時候發現走秀照片裡還有一身非常像王熙鳳的造型,如今可以確定也是電影同款。不過這個走秀活動沒有找到所有照片,似乎真實的關注度也不高,網上非常缺乏現場照片,也就不清楚是否還有其他角色造型出現。

2019年“國風大賞”走秀戲服(左圖)與胡玫導演版《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服飾對比

如今看來這個活動雖然頂着天貓的頭銜,走秀場地還是在中國絲綢博物館,但實際的宣傳效果並不好(其實我懷疑大多數網絡上看似宣傳得很熱鬧活動實際上都是如此),但這有點“事後諸葛亮”了,畢竟我們目前看到的是這部電影積壓以後的結果。如果電影按照一般進度“2018年影片完成拍攝“2019年完成視效”,2019年6月電影服飾參與了“中國華服日”、天貓“國潮來了”、華裳九州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國風大賞便是一個常規宣傳動作了,還可以和亞文化圈層形成良好的互動。不排除當年雙方可能進行過一定程度的宣傳綁定,就像現在很多影視劇都會將商業宣傳提前佈局,便可在上映或播出的同時推出聯名款,達到宣傳共贏的目的。只不過這部電影后來被積壓了,許多合作事宜可能便因此擱置乃至取消。

回過頭看這條爆料,還可以解答現在許多在做拉片式吐槽的阿婆主(我看的是盧錫安868)廣泛吐槽的一點,就是電影裡的丫鬟和大多數女性角色都莫名其妙地端着袖子,動作極爲做作。因爲@彩蛋一分鐘 的爆料裡說了“演員的姿態神態幾乎貼近2019年華裳九州走秀瞳莞製作的幾個漢服模特,有興趣可以看看,記得有輕音音音”。用漢服走秀的姿態來演戲,可不就做作了麼!其實大多數漢服走秀的姿勢神態,就算擺在走秀界、短視頻擺拍界,都算是其中比較做作的那派了。

微博用戶@彩蛋一分鐘 爆料微博內容截圖(部分)

我找了爆料人口中的那場商家走秀,並着重找了一下他口中的那位漢服模特(或者算網紅?),大家感受一下(視頻我壓成GIF了,色彩上會有點失真)——

2019年商家TW華裳秀典走秀直播(視頻切片轉GIF)

漢服模特(or網紅)QYYY的其他走秀片段(視頻轉GIF)

這種風格給人的感覺就是,模特手也很忙、腳也很忙,動作基本不具備實際意義,只是爲了每一個瞬間都非常像一個拍照pos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網店的服裝模特拍攝,模特就是這樣擺pose的,站定以後各種手舞足蹈,攝影師連續按快門,基本是一套服裝的正面照、背面照、側面照以及一些撩頭髮、甩袖子之類的動作照片等都可以拍完,全程也就十幾秒(我在網上找了幾個gif動畫給大家感受一下,但是以下這些算是比較普通的了,模特本身的站位不動,我跟拍過的至少都是最後一張紅色背景的那種起步,還要轉圈,因爲要拍側面和背面)。

網店模特拍照動作

把這種姿勢神態移植到服裝走秀裡,我不好評價,但挪到電影裡當作演員的文戲指導,顯然是非常離譜的操作。經常可以看到這部電影的羣戲裡,鏡頭中心以外的人搖頭晃腦、東張西望,有種不知所措但又不得不擺出點動作的尷尬感。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片段(2倍速轉GIF)

除了姿態模仿漢服走秀,電影人物時時刻刻端着袖子、手裡總是拿着某個道具,這些都是古裝寫真出片纔有的需求,在電影這種講究每個鏡頭、每個道具都需要有意義有用處的藝術裡就顯得格外突兀。盧錫安868在吐槽視頻裡最常說的就是“困惑”,因爲這部電影裡不論是佈景還是道具以及人物的動作,都有種刻意爲之卻又毫無意義的感覺。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究其根源,有一點是在當時的文章《》裡就提到過了,劇組明顯有在跟進漢服圈的流行風向,比如用到了2017-2018年間漢服圈非常流行的“韓國紗”面料作爲戲服的主材,這種料子啞光、硬挺、輕盈,非常符合現代人對於“古風”的理解,但放在“紅樓夢”的語境卻並不適配,這是繡再多的花也救不回來的。並且和學漢服走秀姿勢一樣,也屬於適合古裝寫真出片卻不適合影視,集中出現的時候顯得非常塑料。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更何況,這部電影的服化道特輯裡自己擺上來的繡花和所謂手工,都出奇地粗糙。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服化道特輯截圖

爆料人稱“服化道會像華裳九州那樣驚豔”,華裳九州的走秀活動從2017年開始舉辦,也是當時的熱點,可以看出爆料人話裡話外都十分追捧,並且還拋出了熱門商家和熱門模特的名字。不論爆料人究竟是哪一方的,似乎都錯誤地判斷了這股熱度,到2021年時華裳九州的熱度已經過了新事物剛出現時的熱絡期,所以爆料相關討論非但沒有因此而高看電影反而因此引發了更深的質疑,纔有了爆料人後來那篇專門的解釋(現已刪除),內容差不多算是對華裳九州及其受衆唱高調、表忠心。

微博用戶@彩蛋一分鐘 後續微博內容截圖

(這是前文中保留下來的一部分,畢竟我也沒料到他會刪博)

從爆料人的發言裡可以看出,他們認爲華裳九州這類漢服走秀表現出來的是被廣泛接受的創新、是平衡歷史的創作、是來尊重民間的審美,尤其是對比2010李少紅那版的創新不被接受、設計脫離觀衆。

還有一點則是,劇組明顯是遷就了網絡上的輿論風向,尤其是電影籌拍的2017年小戲骨版的出現,網絡上對李少紅那版的意見和對87版的追捧幾乎達到了頂峰。反而劇組對於網友的心口眼不一致顯然缺乏基本的瞭解,網友們往往是對自己看到的東西無法準確表達,嘴巴上追捧的又十分容易葉公好龍。

比如,他們追捧87版想要的是小戲骨版那樣的近似1:1的復刻,還得疊加一個兒童濾鏡,真的有人正兒八經去這麼模仿了,他們反而會像神像遭到褻瀆一般感到憤怒。

2017年播出的《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

(胡玫導演版《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根據公開報道,2016年劇本過審,2018年拍攝,2017年正是籌拍階段)

網友製作的“小戲骨”版與87版對比圖片

從目前的成片來說,的確做到了爆料人所說的“服飾總體還是偏向87版紅樓夢的”,還加了不少網絡認爲《紅樓夢》服飾應該定位在明朝的因素,許多款式上明顯加了明制漢服的元素。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可在寶玉大婚的那場中,寶釵戴的“鳳冠”卻是清朝的鈿子。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中寶釵“鳳冠”和鈿子對比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成片裡露出“鳳冠”的鏡頭非常短,幾乎就是一晃而過,比電影宣傳放出的“電影紅樓夢寶玉大婚特輯”內容還少。不論是從“鳳冠”製作程度,還是寶玉大婚這場戲的重要程度上來說,這個“鳳冠”都不會是隨隨便便設計製作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劇組覺得寶釵的“鳳冠”是鈿子,但最後成片應該是有所刪減的,連幾個手工博主都不好意思曬的掛飾都要加到製作特輯裡炫一下的劇組卻沒有正面介紹過這頂“鳳冠”,這個原因卻挺好猜的。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服化道特輯截圖

除了前面說到的模仿本身吃力不討好外,服裝設計師陳同勳的能力不足也是很大的問題。陳同勳的問題在《》裡盤過了,主要在於他並不具備對傳統服飾的基本理解,在服飾版型的設計上十分粗暴,女人要顯腰身就貼身如秋衣,男人顯肩寬就加肩褶如狩衣。但這個問題在《》裡聊到過了,不論是歷史上還是戲曲裡,“塑型”的要件都是隱藏於內,而不是張揚於外,這是目前許多設計師的通病了。

兩種不同的服飾塑型思路(右圖爲越劇彩排視頻截圖)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拼接

還有他應該打算傳家的碎條下襬。這部電影的鏡頭帶到的全身並不多,因爲演員老端着走路動作幅度也不大,也不妨礙看到王熙鳳衣服露出好幾條裂來!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他還加了很多自以爲是的設計,他加的那些設計,就跟這部劇裡角色的姿態一樣,帶着不明所以的意味深長。

在女性角色服裝上,緊身當然是第一印象,這衣服不僅緊得感覺動作大一點就能開裂,甚至在縫線處都跑出褶皺了。還有,丫鬟穿緊身衣難道連冬裝都不配擁有了嗎?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陳同勳似乎還有一點惡趣味,就是喜歡衣服一層層“展開”。體現在領子處,就是領子就像切開的洋蔥,充其量就是顯得累贅,但體現在對襟款式的服裝上問題就大了,服裝看似繫着扣卻幾乎可以一路露到裡衣。不知道這是怕做的衣服不擺到明面上就聽不到花錢的響聲,不好結算款項,還是怕自己設計的這每一層服裝不讓觀衆看到而讓我們抱憾終生。但不管哪種,結果都是讓本來就顯得很侷促的服飾看起來更緊小了,還搞得特別不體面。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拼接

除了版型剪裁,在裝飾上也有同樣的問題。陳同勳加繡花裝飾的方式,集中在領口(前後都有)和前襟,這是非常鏡頭主義的做法。哦,“鏡頭主義”這個詞是我自編的,因爲他們對於服裝造型的設計是以鏡頭爲切入口,鏡頭拍不到的部分或角度就會被省略或崩壞。繡花圖案還都是碎片拼貼,頗有種設計師夢到什麼就是你麼、夢到那兒就貼到哪兒的感覺。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拼接

好吧,特輯裡他自己也這麼說的……最怕這種乾的人自己不尷尬,看的人尷尬的事兒了。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服化道特輯截圖

可能有人要問了,既然已經這麼亂七八糟了,怎麼你還說這部電影做到了爆料人所說的“服飾總體還是偏向87版紅樓夢的”。因爲意圖上想做的,能力上又做不到,心氣上還覺得自己能超越唄!

造型上就非常想向87版靠攏,男女的古裝頭套很“老派”。尤其是少女髮型的設計上,加了很多正面的小辮子,這是這部電影拍攝時期主流古裝劇早就已經不再採用的古裝頭樣式。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87版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所以問題就出現了,電影劇組明顯就不會梳這種少女頭!

之前在《》裡講過現在古裝劇造型過於僵化的分區問題,尤其是不斷墊高的前區,而在87版時還未出現這種程式。這時候的古裝頭受到改良戲曲的影響,髮髻的位置比較靠前,常常和如今意義上的前區混在一起,比如黛玉造型就是這樣。側邊的小辮則常常與鬢區的造型混在一起,所以可以看到小辮經常出現在耳前的位置,即便在耳後也是包於如今的前區的位置,整體也是比較靠前的。

87版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如果看1977李翰祥版的《金玉良緣紅樓夢》這種造型特點會更突出。

1977李翰祥導演版《金玉良緣紅樓夢》電影中的黛玉、寶釵造型

而現在的造型設計師受分區做法的影響,往往喜歡將前區做的飽滿順滑,髮髻靠後,正面視覺上前區更醒目,這也是爲什麼前區在現在的古裝劇裡越來越吃重、越來越誇張的緣故。

電影的造型師顯然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像87版那樣給少女扎小辮的問題,於是想了兩個法子,一種是從頭頂的髮髻處往下垂出小辮來,一種是從後垂的馬尾辮中往前掏出小辮來。但這兩種方式,都會讓小辮顯得十分突兀,從而有做作的感覺。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拼接

可能是覺得小辮太過丫鬟,劇組給了黛玉、秦可卿這些角色“特殊”待遇,只掏了發綹沒給紮起來。這種做法在古偶裡是很常見的,男女角色經常是腦袋上不知道哪裡就飄出來一條發綹,但在《紅樓夢》這樣的故事語境裡,其實是很輕浮的做法。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更離譜的是,角色的髮型一旦設計好了彷彿就要刻在DNA裡一樣,電影裡就連元春省親那一場黛玉也是這樣披散了兩綹頭髮、皺着五官就來了。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這裡需要提一下,這種掏兩綹出來的做法其實在古裝造型裡是很常見的,許多所謂明制少女造型都是這麼做的。但她們往往搭配的是現在古裝造型非常偏愛的膨脹前區和華麗髮髻,這兩綹的出現反而是在平衡造型上腦袋部分看起來太“重”的問題,並且也被弱化了這兩綹頭髮的視覺存在感。

網絡常見的明制漢服少女造型

包括黛玉的演員張淼怡最近播映的一部古裝劇《錦月如歌》裡也是這種造型,但整體風格就是現在的古裝劇,髮髻龐大並且加了劉海。

張淼怡在《錦月如歌》裡的造型

翻了下這部電影的早期黛玉角色照,應該是高P版,感覺劇組想仿的是87版陳曉旭的這個造型。但仿不能孤立地去模仿,而是要其他造型也拿出來一起看,找找整體的風格和邏輯呀!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角色海報(左)與87版電視劇對比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而且這也不算什麼失傳的技術,屬於肯花心思看一下就會發現不同的。略早於電影拍攝的“小戲骨版”就是模仿的87版梳頭方式,並不存在什麼技術難度。

網友製作的“小戲骨”版與87版對比圖片

只能說電影“既要又要”,但又“沒能力要”,這點也貫穿了整部電影方方面面的製作問題。

而寶玉的頭,劇組看起來則是直接放棄了。標誌性的抹額沒有出現,雖然之前在《》提過,抹額不是時時刻刻都戴着,但不是電影裡不是有初見的情節麼,“忠於原著”難道不該把這幕做到位嗎?在服化道特輯裡是看到了抹額視頻,做得也是挺“鏡頭主義”的,這勒的一條是個啥意思呢?不過電影的服化道特輯似乎是很早之前的素材,連通靈寶玉都和成片裡的不一樣。雖然電影創作過程中有改動很正常,但服化道特輯是用於宣傳的,爲啥不按照成片的素材拍攝呢,總不能是因爲電影積壓了太久以至於服化道特輯的人已經合同到期不花錢就不願意再來一遍了吧,那你們的交情也太差了吧!如果是因爲這些變化導演自己沒發現,以爲服化道特輯裡的內容和成片相符,那就更可笑了。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服化道特輯截圖

還有原著裡描寫的、十分挑戰一些網友的敏感神經的辮子頭,更是不見蹤影,尤其是2010版把這個辮子頭特別直白地做出來以後,也成爲觀衆的主要雷點。

2010版《紅樓夢》中的寶玉辮子頭

其實87版也做過幾個辮子頭,只不過視覺上比較隱晦,加上當年的畫質,不太容易看出來,基本上都是從劇照和幕後花絮照上找到的。

1987版《紅樓夢》中的寶玉辮子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越劇電影版,很多年輕的小朋友完全忽略了這一版的巨大影響力,後來很多紅樓夢相關的繪畫都可以看到越劇電影版的影子。87版裡我們最爲熟悉的一款寶玉造型,更接近於從越劇電影版簡化而來,而非古裝的半披半束頭套。越劇電影版裡,徐玉蘭在兩鬢紮了許多小辮,並且在兩顳加了非常迷你的類似雙環髻的設計,增加了寶玉造型的幼態感。注重鬢邊的設計與裝飾,其實也算是戲曲的一種常規思路了。

徐玉蘭的造型還妙在劉海的處理,是短而卷、綿而亂,模擬出一種少年胎髮自然生長的狀態,可惜後來的越劇都把這點處理成空氣劉海了,反而失去了意趣。

徐玉蘭的賈寶玉造型

80年代越劇延續了徐玉蘭賈寶玉造型

但1977李翰祥導演版《金玉良緣紅樓夢》電影、89版電影、87版電視劇在寶玉的劉海上明顯是靠向這種設計的原本意圖。

1977李翰祥導演版《金玉良緣紅樓夢》電影中的賈寶玉造型

1987年版《紅樓夢》中的寶玉造型

1989年版電影《紅樓夢》中的寶玉造型

而胡玫電影版繞開了寶玉辮子頭以後,卻選擇了半披半束的古裝頭套,這張看似安全牌的選擇。可以看出,電影將男性角色分成了全束髮的成年和半披半束的寶玉。

電影的一般男性角色使用全束髮

寶玉用的是半披半束頭套

但實際上,半披半束在古裝造型使用上並不具備這麼明顯的年齡區分,反而常常用來劃分角色的身份狀態和性格。比如《琅琊榜》裡,梅長蘇出場的髮型是半披半束,用來表現江湖感,進入後續劇情就改成全束髮了。藺晨的身份和性格疊加下,頭髮披散得更爲誇張,而梅長蘇少年時期也是全束髮的,是用劉海來表示年齡。

《琅琊榜》中林殊/梅長蘇的不同造型

《琅琊榜》中藺晨的造型

所以,半披半束其實還是偏向成年男性角色的髮型,至少對於寶玉來說顯得年齡偏大了,尤其是梳理得如此整齊濃密的頭套,2010版裡這個髮型就是給了楊洋這個“大”寶玉。

2010版《紅樓夢》中的“大”寶玉造型

胡玫可能覺得,演寶玉的演員邊程當時只有14歲,年紀夠小,但14歲的男孩已經具備成年人的面貌了,對於造型來說並沒有起到什麼“補救”作用。

可能也是受到了“小戲骨版”的影響,當時對於《紅樓夢》應該啓用與原著匹配年齡的演員的呼聲很大,尤其不少人認爲沒有使用年幼的演員是87版的唯一缺憾。所以在當年的開機新聞裡,胡玫還專門強調了選角上的年齡因素。而在電影確定檔期以後,官方微博發出來的相關特輯裡,胡玫更是將演員的年齡上升到了“忠於原著”的高度。

2018年新聞截圖

電影紅樓夢不負韶華特輯截圖

但演員的實際年齡和他可以演出來的年齡是兩碼事,在化妝造型(還有演技、燈光等)的加持下“成體”和“亞成體”之間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而胡玫這版的選角,雖然演員演出時的實際年齡不大(寶玉演員14歲、黛玉演員19歲、寶釵演員17歲),但他們除了是熒幕裡的新鮮面孔、演技極爲青澀以外,不在宣傳裡把年齡標出來、只看扮相恐怕也沒幾個人能對着電影猜對年紀吧!

電影紅樓夢寶黛初見特輯截圖

好幾版《紅樓夢》都選擇用女演員反串,除了可能有越劇的原因,還在於女性的面部線條比較柔和,扮作男裝有少年感,而有一些面部線條比較平直、頜角方正的男演員,就很容易給人一種老成的感覺。

這還能帶出另外一個話題,胡玫這版的賈寶玉妝容實在是脂粉氣太重了,他不像榮國府的少爺,反而像是KTV的少爺。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電影紅樓夢不負韶華特輯截圖

而黛玉、寶釵的角色,又都給畫醜了,至少電影裡都比她們特輯裡的樣子難看,還顯成熟。感覺導演吭哧吭哧選了一羣(自認爲)符合年齡的演員,化妝師一下子又給拉到了成人市場。

寶釵演員在特輯(左圖)與成片中的對比

黛玉演員在特輯(左圖)與成片中的對比

這個電影的化妝造型服裝(後文還有美術、置景、道具等)都給我一種工作很好找的感覺,怎麼能夠做到既不好看也不符合原著的呢?

服飾上,電影也套用了不少87版的程式。這裡可以看之前寫的這篇《》,很多我們腦海中的紅樓夢造型其實並不來自於原著,而是經過了87版的設計與傳播。

比如王熙鳳的出場服裝在原著裡是“身上穿着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縐裙”,那其實就是紅上衣、綠裙子、深藍色的外套。但87版設計的服裝是橙色的,並且十分深入人心,以至於除了89版的電影,後續幾乎所有的紅樓夢題材都把橙色作爲了王熙鳳的人物衣櫃色,包括2010李少紅版電視劇以及舞劇、音樂劇和新編越劇等,以及許多漢服版的紅樓夢服裝造型。

87版電視劇《紅樓夢》王熙鳳出場

2010版電視劇《紅樓夢》王熙鳳出場

音樂劇、新編越劇、舞劇紅樓夢中的王熙鳳造型

89版電影《紅樓夢》王熙鳳出場

而胡玫電影版將這種人物色更進一步放大,電影裡王熙鳳的服裝一大半都是橙色系的,彷彿這家裡就沒別的染缸了。我見過辦事糙的,但像陳同勳這麼糙的也實屬罕見了。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其實就算在87版裡,王熙鳳的服裝是橙色的也不多,不過再一次證明許多追捧87版的人其實沒怎麼看過原劇。

87版電視劇《紅樓夢》王熙鳳部分造型

也搞不懂劇組是怎麼踐行爆料人所說的“要比87版的材質好很多”,上鏡的服裝需要兼顧的因素比較多,這個“好”很容易出現不同的理解,但王熙鳳服飾中出現皮草的部分應該很容易統一標準了吧。本來橙色就很難顯貴氣,劇組加的皮草更是肉眼可見只勾了個邊,看着既不保暖也不顯貴。花錢都砸不出個響兒,有時候也是個能耐啊!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王熙鳳服飾(右)與87版電視劇對比

照葫蘆畫瓢都不會,讓他自我發揮那就是可以預見得災難了。

陳同勳改動了一個87版裡看似影響不大的程式,將丫鬟們的長比甲改成了短衣長裙。長比甲在後來的古裝劇裡,常常被當作老媽子們的“工作服”,加上丫鬟一般不會設定比較鮮豔的服飾色彩,所以會被認爲屬於老氣的服裝。

87版《紅樓夢》劇照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短衣長裙只是遵從戲曲裡一些丫鬟的服飾,見《》。

越劇《西廂記》中紅娘服飾

從這個改動本身來說似乎問題是不大的,問題大的還是陳同勳對於這個改動的駕馭能力上(再次疑惑不知道他是怎麼找到工作的)。剛出一部分劇照的時候,大家就已經發現了丫鬟服飾的腰部很奇怪,這點在《》裡也說過了,陳同勳並不瞭解仕女圖和戲曲中的這種裙子的腰部是怎麼處理的,就自己“發明”了一個類似纏生料帶的做法。

令人發笑的地方還在於,陳同勳的服裝設計向來是不管穿着邏輯,衣服跟粘土捏的一樣,卻給這條白腰帶特地設計了一個裹纏的細節,生怕大家看不到一樣給每個丫鬟的後側腰地方加了一個白腰帶的“線頭”,極爲彆扭。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拼接

這波實在是他想多了,戲曲也沒那麼沒事找事,就是直接用一個裝飾好的腰箍。也有比較簡單的,直接在百褶裙上扎腰帶,但這種一般就不加裝飾了。

越劇服飾中的腰箍

京劇服飾中的腰箍

這個裝飾可以加在正面,也可以加在側面,像電影裡這樣被安排成丫鬟“制服”了還是加在側面比較好,符合人物本來的勞動者身份。因爲在戲曲裡,這種服飾款式是小姐和丫鬟都會穿的,雖然沒有絕對的裝飾繁簡等級,但還是要講究一個均衡性,看着又寒酸又囉嗦、又突兀又零碎吧!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拼接

梅蘭芳戲曲扮像

主僕都穿短衣長裙,但裙子裝飾有所區別

唉,這學又學不會,抄又不甘心抄,這令人捉急的能力和令人疑惑的工作機會啊!所以,這把擊鼓傳花,必須把視線再拉回導演身上。

不過事已至此,我們也已經很難再搞懂胡玫在黛玉演員的顏值、電影的口碑等問題上的發言和舉動,究竟是在跟網友犟嘴,還是自己真的深信不疑?但電影的確暴露了她以往履歷中的成功作品,肯定是有一些其他輔助原因的,而且她應該也不太清楚自己的能力在哪裡。不僅僅是她,這個劇組裡她是帶了以往成功作品的一部分班底來的,真羨慕有人能糊里糊塗地成功。

回到開頭提到的那個模仿漢服走秀的問題上,因爲的確咱也沒有啥證據,但明確可以看出劇組有想模仿老劇那種帶有戲曲身段的表演方式的意圖,可能又覺得戲曲方式過於程式化和老套。然而如此“做作”的一部電影,卻沒有設置禮儀指導!看在特輯裡胡玫的發言,她似乎依賴於對演員的所謂集中短期培訓,以及演員的所謂刻苦,培訓內容則是所謂的古代淑女的培訓。

之前在《》裡就已經談過,爲什麼現在的古裝劇多了“禮儀指導”這個崗位,就是因爲現在的導演和演員都沒有戲曲素養,但古裝劇又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禮儀程式,甚至擴大到怎麼走、怎麼坐、怎麼端茶的文戲動作指導。特輯裡也出現了,但提前學和跟組是兩碼事,否則就不需要禮儀指導這個崗位,而是給每個人發送禮儀規範視頻的網盤鏈接。

電影紅樓夢不負韶華特輯截圖

從片尾字幕可以看出,這個所謂的短期培訓也就額外學了書法、刺繡和茶道,在特輯鏡頭裡表現出來也就是端着蓋碗喝茶和端盤子,學習穿針和看着老師刺繡,以及學習怎麼拿毛筆和絕對初學者的字。這也太粗淺了吧!十幾歲的孩子了,如果自己有興趣或者家裡有條件,這些早就學上了,如果需要進組纔開始學,大概率也是學不成的。而且現在隔他們當年培訓已經過去七八年了吧,你看這些演員還拿起這些“技能”嗎,哪怕他們還在拍古裝劇。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字幕截圖

電影紅樓夢不負韶華特輯截圖

從成片看,以上努力都不如跟組帶一個敢說話的人,告訴演員們自己在鏡頭裡表情是如何崩壞的、脖子是如何前傾的,以及哪裡又卡粉了。導演可能真的豁出去了,這些小演員明顯還是要繼續吃這碗飯的呀,形象好歹是要管理一下的。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整部電影只有關曉彤活在不一樣的圖層裡,表情管理得過分到位了。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從許多人物衆多的場面裡可以看出,以前胡玫的成功作品這部分不是依賴於她的調度和指導,演員自身的能力起了很大作用,因爲這部電影裡充當背景板的角色始終都在踐行“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幹嘛去……

還有劇組忙忙叨叨說了好幾次的佈景問題,給人一種沒錢硬花、有錢不會花的感覺。

搭出來的景非常不符合邏輯,這點很多阿婆主說過了,園區的正入口是一個水池,戲臺在側面,主打一個填充畫面但毫無用處。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而一些外景,不知道是從哪裡借到的,要麼就是現代感十足的公園,要麼就是場地十分侷促的建築。這不知道算是審美不行,還是能力不足,還是資源不匹配?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內景佈置就更露怯了,因爲鏡頭老是想給觀衆展示一番自己的採購成果,但不論是單件,還是搭配,都乏善可陳。因爲是流媒體平臺可以反覆拉動,每當鏡頭意有所指而我實在是找不出畫面裡值錢的東西時,都十分替劇組懊惱,咱們要麼下次直接把價籤貼上頭吧!還有一個貼心提示,同類擺件不要一次性買太多啊,這得貼批發價啊!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這部電影道具組的能力,也是我見過最直觀的。因爲電影一開場,就蒸了一鍋青蟹,然後擺上桌的是梭子蟹,外面繞了一圈吃大閘蟹用的蟹八件。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這年頭怎麼連螃蟹都不連戲了呢?這瞅着也不是模型啊,所以最開頭的青蟹去哪裡了,作爲一個寧波人我真的很在乎這個!

還有,最重要的兩個道具,能不能花點錢,做得稍微好一些呢?都不用截圖別的,就這倆就能看出電影的道具水準了。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忽然就想起導演在服化道特輯裡看啥都是古董的樣子了,還有點搞不清楚什麼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真的勸她下載個海鮮市場APP見見世面,那上頭的東西都比她在特輯裡猛誇的好太多了。海鮮市場除了大部分不能開票,應該大部分也比劇組採購價便宜很多。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服化道特輯截圖

但這些都沒有這個電影真的無時無刻不在展示西瓜來得可笑,彷彿賈府最拿得出手的代表奢華生活的就是西瓜了。但你家小鴨子和西瓜一起在地面跑,是想當什麼飼養員嗎?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電影截圖

忽然想到前陣子網上流行盤點網絡小說裡“一眼貧窮的富貴橋段”,感覺這個賽道也挺適合這部電影的。

本文完

作者 | 春梅狐狸

* 最近的文章 *

(點擊封面圖片可跳轉至文章頁面)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着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圖解傳統服飾搭配》,請多支持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

(小紅書搜索“大尾巴閱讀室”可解鎖更多碎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