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紅樓夢》全面翻車,只有張淼怡一個人有問題?

這是林黛玉↓

這也是林黛玉↓

這還是林黛玉↓

從陳曉旭到蔣夢婕,再到張淼怡,在大衆眼中,《紅樓夢》雖然被多次翻拍,但似乎每一版林黛玉都難以超越前一版,網友將其總結爲:一黛不如一黛。

至於這種刻板印象是怎麼形成的,那就說來話長了~~

近日上映的《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有人去電影院審判過嗎?

由林鵬(王熙鳳)、盧燕(賈母)、邊程(賈寶玉)、張淼怡(林黛玉)、黃佳容(薛寶釵)領銜主演,關曉彤(賈元春)特別出演,陣容還是亮眼的,而且導演是手握《雍正王朝》《喬家大院》《漢武大帝》等多部代表作的胡玫,水平上也值得肯定。

據悉,胡玫爲這部影片籌備了18年(10年改編,8年拍攝),足足耗資2個億,堪稱鉅製了。

上映前,不說多千呼萬喚,起碼有人真情實感在期待,而且不少。

上映後,看票房吧,擡上桌10幾天了,累計票房僅達549萬(截至寫稿的時候),看口碑吧,豆瓣評分只有3.7。

有人帶着“我倒要看看這影片拍成什麼樣,能讓網友們紛紛如此刻薄”的心態走進電影院,出來後:打不過就加入好了。

電影是撲得一塌糊塗了,但估計宣傳方還是想着能掙扎一點是一點。

先是購票平臺的海報被加上了“爭議之作,眼見爲實”八個大字。

後面胡玫導演又持續發博爲影片辯解,一會兒“有人制造假圖詆譭這部電影”,一會兒“有人使用ai虛擬數據羣發一分點評”。

彷彿全世界都在故意針對這部電影,此情此景阿槓真的一眼幻視飯圈經典言論之“動誰的蛋糕”了。

怎麼說呢,翻拍本無罪,就怕徒有膽。有沒有一種可能,《紅樓夢之金玉良緣》之所以票房撲街、差評一片,是因爲它確實瑜不掩瑕呢?

根據網友反饋可得,該影片存在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剪輯混亂、製作低劣、劇情不連貫、服裝道具粗糙、化妝效果不佳...

而衆多槽點中最出圈的一個,是飾演林黛玉的張淼怡對角色的理解貌似不太到位。

不是說自己非常欣賞林黛玉的離經叛道、特立獨行,林黛玉身上有一種想去挑戰傳統的勇氣。

就是說林黛玉很在乎別人對她的看法,所以嘴上尖酸刻薄地掩飾自己的內心。

而同樣演過林黛玉的陳曉旭在被問到欣賞她哪點時是這麼說的:不只是她多愁善感,或者說她詩人氣質,這些都是她的表象,因爲她能夠看到落花,她會知道他它是有生命的,對一切有情和無情,她同樣的尊重。

對比出真知,陳曉旭的回答明顯有深度很多,大家更覺得張淼怡無法理解原著故事的高度、沒有吃透角色的來龍去脈就草草演完這一人物了。

雖然她的表達也不全錯吧,林黛玉性格里的確包含了一定的叛逆因子,她厭惡封建禮教的某些東西,因爲活得太過通透了。

但網友認爲“離經叛道”這個詞太嚴重了,彷彿將林黛玉描繪成當時主流社會所不容的異類,將她標籤化爲一個不受大衆接納的女子。

可實際上她也只是思想上覺悟高一點,平時待人處事還是非常正常的,深諳人情世故,更不會去爲那些討厭她或者她討厭的人和事費神,這怎麼能算得上“離經叛道”呢?

以及“尖酸刻薄”,她心性高傲,頗具傲骨,但僅是偶爾顯露小性兒,或是伶牙俐齒,機智俏皮,帶有幾分刁鑽和古靈精怪,絕對不到“尖酸刻薄”的程度。

林黛玉身上多面性與複雜性相交織,只能說張淼怡理解的林黛玉並不符合大家心目中林黛玉的形象。

另外,在路演時,有媒體提問演員關於林黛玉一生中兩個重要時刻的問題——

當黛玉攜鉅額財產從揚州奔喪歸來,卻聽聞表哥表嫂在算計這筆遺產,她會怎麼做?張淼怡:我會先把它們花光。

當黛玉驚聞心上人寶玉要結婚了,可是新娘卻不是她,她會?張淼怡:感謝你特別邀請~~來見證你的愛情~~(再多唱兩句就該付張遠版權費了

但凡多思考一會兒,把回答和角色性格融合一下呢?尤其是第二個假設還是原著中林黛玉淚盡而逝的時間節點,她就這樣嘻嘻哈哈地回答問題,你們品吧...

在現今宣發策略的萬花筒中,首映禮上玩梗、輸出短視頻內容固然已成常態,但《紅樓夢》作爲四大名著之一,顯然它是區別於其他作品的。

在官方場合輸出的所有表達,均被視爲檢驗主演角色理解深度的標尺,這種玩梗式的輕佻回答,非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可能因爲不夠莊重而引發觀衆的反感。

毫不意外的,張淼怡評論區迅速被i《紅樓夢》人士攻佔。

“侮辱林黛玉了”

“這邊建議不瞭解角色就不要演戲呢”

“你欣賞林黛玉?你有多少墨水你就敢說欣賞林黛玉這種話?林黛玉趴在你耳朵旁邊說她覺得自己很離經叛道了嗎?”

之後還上升到了人身攻擊,長相pass,說她沒有自知之明,長得那麼普,演現代劇都只能齊劉海黑長直半永久,還敢接林黛玉這種陳曉旭來了都要被嫌不夠美的大大大美女。

人品也pass,幹啥啥不行,懟粉第一名。粉絲在評論區好聲好氣喊她寶寶,給她提建議,她上來就是一句“少關姐的事”;之前粉圈有衝突,她直接把個性簽名改成“沒眼睛、沒家教、沒腦子的,閉嘴”;上下班也總被拍到對粉絲各種黑臉。

業務能力依然pass,讓她小有名氣的那部校園純愛劇《當我飛奔向你》,去年夏天熱播時大家還都說她是天選蘇在在,現在說法就一致變成了:蘇在在那個治癒系小太陽的人設本來就好,誰來演都會火,甚至可能比張淼怡效果更好,原著裡的蘇在在可是明豔大美人,她本來就ooc了。

包括她正在拍的《兄友妹恭》,上次看見這麼多喊着討厭女主於是打算先欠男主一部戲的評論區還是《脫軌》。(不知道《兄友妹恭》播出後會不會和《脫軌》一樣讓大家都真香

隨着輿論聲越來越大,張淼怡也現身迴應了此番爭議,說各式各樣的批評自己都收到了,但如果回到七年前還是會接這部電影,並表示自己最對不起的是胡玫導演,因爲她傾注的心血最多。

相關負面在本人迴應後更甚,主要是張淼怡的長文中出現了一些不是很合適的措辭。

什麼叫“可能讓我演《西遊記》裡的豬八戒,我也會去”?

豬八戒:我是什麼你想演就能演的角色嗎?

什麼叫“《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引起巨大爭議,也引發了巨大的關注,如果因此有更多的人去買一本原著來讀,去找曾經的經典作品來看,這對於中國古典名著的普及也是好事”?

我的老天奶啊,是不是有點倒反天罡了呢?

網友不但沒有從這篇迴應中感受到她誠懇認錯的態度,反而只看到了她似乎一肚子委屈的賣慘樣。

於是張淼怡被噴得更慘了...

就說有時候演員只活在舒適區也不是什麼壞事吧,張淼怡本來可以把校園甜妹演到極致的。跳出舒適圈的前提也是貼合角色,可以挑戰自己,但挑戰觀衆就大可不必了。

沒有林黛玉的話,蘇在在其實能保她一輩子。

所以阿槓完全理解張淼怡字裡行間透出的委屈,畢竟我們講道理,《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撲成這樣,必然也不可能是她一個人壞了一鍋湯,她沒有這麼大能耐。

整個劇組,上至導演下至演員,閱讀量可能都湊不齊一本《紅樓夢》。

前有胡玫說演林黛玉一天到晚愁眉苦臉、哭天抹淚,很對不起張淼怡。網友辣評:你對不起的是張淼怡嗎?你對不起的是林黛玉!!!

後有薛寶釵爆改爽文大女主,媒體問黃佳容,爲了家族利益,母親逼她嫁給一個不喜歡的人,她會怎麼做?她表示她會讓她媽去結這個婚。

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薛寶釵在原著裡是能爲了家族利益犧牲自己的人吧?她嫁給寶玉不就是遵從的長輩安排嗎??

全員古偶思維,滿腦子的情情愛愛。

當他們被問到角色最大的遺憾,邊程說賈寶玉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娶到林黛玉,張淼怡則表示林黛玉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和賈寶玉走到一起,而黃佳容認爲,薛寶釵會遺憾沒有一個愛自己的丈夫。

what???就這樣不管什麼題材都往情情愛愛那邊扯...

此處附上網友版高分答卷:

遺憾寶釵生爲女兒身大局觀和抱負實現不了,

遺憾寶玉沒生在盛唐這種詩詞歌賦鼎盛時期,

遺憾黛玉生在了沒有倚仗就無法自己立足的時代。

一個社會團體發生系統性崩塌的衆生百像,怎麼每位主演都把它理解成只有情情愛愛的少男少女文學啊???

並非經典不可翻拍,只是翻拍的就需要更用心去做。

尤其是《紅樓夢》這樣人盡皆知的名著,或許因爲有前人的表演珠玉在前,先入爲主,且不說能不能超越,光打破別人的固有印象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演員至少要讓觀衆感受到自己在對原著和角色的理解方面努力了吧?也不是非讓演員一定把紅學研究透,但大部分演員連人物傳記都無法領悟,觀衆又怎能相信他們能演好角色呢?

奈何在現在這個時代,費時費力投入一個翻拍角色並不是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都沒什麼人願意付出大量時間精力去吃透《紅樓夢》,又怎麼可能會有翻拍成功的作品啊...

阿槓真誠建議影視行業,實在保證不了質量的情況下,真的別輕易致敬經典了,放過觀衆也放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