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診所做「高風險手術」需接受評鑑 抽脂、削骨、拉皮都納入
▲衛福部部長石崇良。(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兩年PGY訓練,引發醫界討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1)日進一步說明,管理辦法除要求醫師,針對抽脂、削骨、拉皮等最高風險的醫美手術還將比照醫院,進行診所評鑑,爲民衆的生命跟權益把關。
衛福部日前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強化醫美管理,也把過去醫學生畢業後,沒有進入醫院接受訓練直奔醫美診所(直美)之路將被堵死。
石崇良今日出席「2025 幸福從鄰開始,從⼼延續研討會暨⾼齡樂活創意⽅案⼿冊頒獎典禮」,他會前受訪主動談及醫美管理規劃,《特管辦法》會分成三級來管理,第一是一般非侵入性的光電、雷射、針劑等醫美處置,必須接受PGY訓練,不是畢業之後就可以直接從事;第二是所有醫美手術都要有大外科訓練才能執行,第三則是針對執行高風險手術醫美診所必須要經過評鑑。
石崇良舉例,像是抽脂量達一定cc數、削骨、全身拉皮等,最高風險的手術,未來不只看醫師資格,還要看整個提供服務機構的品質跟安全,才能確保病人的權益。
石崇良也提到,過去診所不需要接受評鑑,卻執行了高風險的手術,而這些在醫院執行都是接受評鑑的,手術安全不僅是醫師,還要整個環境、團隊一起重視纔有辦法。他說,醫院都經過了評鑑制度,到了診所時卻視而無睹,沒有做好把關,「沒有爲民衆的權益跟生命安全把關,我覺得是不對的。」至於評鑑方式、內容跟標準,會因爲規模不同做一些調整,可以討論,但必須把關。
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爲此發佈聲明提出3點質疑,評鑑權限集中於單一民間團體,等同將公權力外包,恐形成壟斷結構、急診專科醫師得以直接轉任醫美醫師,勢必加劇第一線急診人力外流、後送契約制度將削弱專業判斷,使病患緊急後送面臨延誤風險。
石崇良表示,確實推動過程有一些意見,已經請醫事司開會和大家溝通,但相關原則是確定的,因爲這些是高風險手術施作非屬生命危險狀態的民衆,過去發生幾起不幸事件,都因爲醫美手術剝奪民衆生命,必須要強化醫美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