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險喊漲…壽險公會籲醫材統一定價 石崇良:須考慮是否違反公交法

準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商業保險與全民健保互補,才能減輕民衆負擔,願基於病人利益與業者討論保單型態如何訂定,但各縣市消費能力不同,「須考慮醫材統一定價,是否會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本報資料照片

壽險業者因實支實付醫療險損失率高,擬漲保費,並質疑部分醫師刻意引導有保險民衆選用昂貴自費項目,壽險公會點名要找新任衛福部長石崇良討論,並要求各醫院醫材定價應該一致。石崇良今天正面迴應說,商業保險與全民健保互補,才能減輕民衆負擔,願基於病人利益與業者討論保單型態如何訂定,但各縣市消費能力不同,「須考慮醫材統一定價,是否會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

國人購買商業保險比率高,平均每人有高達4張保單。石崇良表示,新醫療科技進展快速,不少新型治療費用高昂,商業保險與健保互補,可減輕民衆負擔,幫助病人接受最新醫療技術、科技新藥,「這是很好的互惠」,不過,國內也曾因保單型態發生理賠問題,包括部分商業醫療險保單,要求患者住院才能理賠,引發亂象等,需各界共同討論。

國內商業醫療保險,有定額、實支實付等不同類型,石崇良表示,上任後願與商業保險業者,及金管會保險局持續共同商討,如何讓各式醫療險保單型態,更符合國內現在及未來的醫療需要,讓病人獲得最佳利益。至於醫材自費費用,衛福部已在今年5月建立全國興自費醫療資訊平臺,各衛生局覈准自費醫療費用,民衆可上網一站式查閱,增加資訊透明度。

石崇良說,衛福部已規畫,未來針對創新醫材、智慧醫材及人工智慧(AI)醫材採一站式聯合審查,除可降低行政時間,以聯合審查取代各縣市告字審查,也可讓醫材價格趨於一致,至少不會有太大落差,但各縣市民衆消費能力不同,若全臺各家醫院自費醫材全數採統一定價,是否有違反「公平交易法」相關規定,也必須審慎考慮。

壽險公會與保發中心訂出2大漲價啓動要件,一、該張醫療險整體損失率高於預期;二、近3年實際損失率超過預期3成。符合條件後,首年最多可漲3成,其後逐年限漲1成,直到收支打平。本次商業醫療險漲價,背後元兇被點名是醫界鼓勵民衆使用新興高價醫療技術,如達文西手術等,導致醫療險理賠率攀升,業者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