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問題北京會晤 中俄伊籲「有關方」摒棄制裁施壓

大陸與伊朗、俄國14日在北京就伊朗核議題舉行三方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左起依序爲俄羅斯、大陸、伊朗的副外長。(圖/取自央視新聞)

大陸與俄羅斯、伊朗三方14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伊朗核問題中俄伊北京會晤」,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有關方」應致力於消除造成當前局勢的根源,摒棄制裁施壓、武力威脅。大陸與俄國並歡迎伊朗重申其核計劃的和平性質,不尋求發展核武器。

據央視新聞,此次「北京會晤」由大陸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主持,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伊朗外交部副部長加里布阿巴迪分別與會。中俄伊重點就核及解除制裁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三方強調終止所有非法單邊制裁的必要性。

消息指,聯合聲明的六項內容,包含三方重申基於相互尊重的政治外交接觸和對話是唯一有效、可行的選項。三方強調有關方應致力於消除造成當前局勢的根源,摒棄制裁施壓、武力威脅。三方強調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及其時間框架的重要性,呼籲有關方避免採取升級局勢的行動,共同爲外交努力創造有利氛圍和條件。

同時,三方重申維護《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作爲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基石的重要性。大陸與俄國歡迎伊朗重申其核計劃的和平性質,不尋求發展核武器,並歡迎伊朗承諾全面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全面保障監督協定義務,支持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繼續合作的政策,強調要充分尊重伊朗作爲條約締約國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權利。三方強調所有國家均需避免採取妨礙國際原子能機構專業、客觀、公正履職的行爲。

聲明還提到,伊朗、俄羅斯對大陸發揮的建設性作用和主辦此次北京會晤表示讚賞。三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此外,三方還就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了意見,同意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中保持和加強協作。

值得一提的是,央視旗下玉淵譚天發文指出,「會晤前的合影環節,俄方見站得遠了,朝中方靠近了兩步」。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會議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此前在談及對此次會晤期待時,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參與方,大陸一貫主張通過政治外交途徑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維護國際核不擴散機制,促進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北京會晤是大陸最新外交努力,旨在加強溝通協調,爲早日恢復對話談判創造條件。

2015年,在歷經12年談判後,伊朗與美、俄、陸、英、法、德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JCPOA,也稱伊朗核子協議),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不過,2018年,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啓和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