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建構蔬菜生產新模式 青蔥供應提升3倍

宜蘭市公所爲協助小農建立穩定的作物生產模式,自2023年啓動「建構蔬菜生產新模式資材補助計劃」,市長陳美玲期盼透過實地交流與技術應用,提升農業生產效能。(吳佩蓉攝)

宜蘭市公所爲協助小農建立穩定的作物生產模式,自2023年啓動「建構蔬菜生產新模式資材補助計劃」,市長陳美玲期盼透過實地交流與技術應用,提升農業生產效能。(吳佩蓉攝)

宜蘭市公所爲協助小農建立穩定的作物生產模式,自2023年啓動「建構蔬菜生產新模式資材補助計劃」,市長陳美玲期盼透過實地交流與技術應用,提升農業生產效能。(吳佩蓉攝)

宜蘭市農友遊訓明於前年退休後回到在七張地區,引進有鑽石花之稱的蔬菜冰花試種。(吳佩蓉攝)

宜蘭市農友遊訓明於前年退休後回到在七張地區,引進有鑽石花之稱的蔬菜冰花試種。(農友遊訓明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

宜蘭市公所爲協助小農建立穩定的作物生產模式,自2023年啓動「建構蔬菜生產新模式資材補助計劃」,市長陳美玲期盼透過實地交流與技術應用,提升農業生產效能,推動宜蘭市農業邁向更永續的未來。補助計劃推出迄今,受益農友已達30餘戶,且相較於前年,青蔥於去年市場供貨量提升約3倍,執行成果顯著。

今日市公所攜手宜蘭市農會於七張地區舉辦「宜蘭市建構蔬菜生產新模式資材運用觀摩會」,陳美玲與市農會總幹事謝立賢等人蒞臨考察。陳美玲表示,未來將持續與市農會攜手努力,推動政府輔導與資源挹注,升級農業生產模式,深化與農友間的合作,共同打造永續農業環境,讓產業發展能穩定發展,欣欣向榮。

此次觀摩會由產銷班班長吳錫雲展示FRP玻璃纖維強化塑膠隧道棚設施使用成效,搭配今年新增補助項目,包括捕蟲燈座、防蟲網,及以物理性防制方式有效減少田間害蟲數量,讓青蔥質量俱增。

公所表示,盼與農會藉由創新農業資材的導入,創造出更有利的蔬菜生長環境,進而提升栽種穩定性與產量,讓農友投入蔬菜生產的意願大幅攀升;補助計劃推出迄今,受益農友已達30餘戶,且相較於前年,轄內青蔥於去年市場供貨量提升約3倍,由3835公斤提升至12670公斤,執行成果顯著。

除青蔥栽培成果表現亮眼外,宜蘭市農友遊訓明於前年退休後回到在七張地區,引進有鑽石花之稱的蔬菜冰花試種,這類蔬菜適合冷涼環境,卻不耐雨水,遂使用溫室栽培,直到3、4個月後再移植到田裡,然後用竹子、鐵線搭簡易帳篷,儘量不讓植物受潮,但效果有限。

遊訓明指出,爲改善生長條件,加上農會有資材補助計劃,高達7成,故使用FRP隧道棚設施,並搭配透明塑膠棚佈防雨,不僅產期多延一個月,也成功提升栽培效益,今年三月迎來豐收;他打趣說,原先1支碳纖棒要價一百多元,農會補助後只要30幾元,用了上百支也划算。

他坦言,收成變好,但也要有完善的銷售通路,去年爲試產階段只種100棵,今年較有經驗,加上政府有補助計劃,共種500棵,目前有與縣農會超市、縣內知名飯店、無菜單料理餐廳等合作販售,希望公所跟農會能更妥善規畫協助農友銷售通路,不然種了沒人買就功虧一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