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賴論進入新階段 國安人士:中共稱賴清德是希特勒
疑賴論進入新階段 國安人士:中共把賴清德指爲希特勒。(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提出17項因應策略,國安單位發現,中共訊息戰展開新一波「綠恐謀獨」操作,以「疑美、疑賴、失敗論」爲3主軸,「疑賴論」進入新階段,聲稱賴清德是希特勒、執政黨是納粹、臺灣要戒嚴,對臺貼「挑釁者」標籤,進而「武統」、臺軍無力抵抗。
國安高層指出,過去幾年許多友盟國家與我談到安全合作時都會提醒臺灣要進一步嚴格管理中國的間諜滲透行爲,特別是過去有國安案件被輕判,因此賴總統推出17項對策,排除後續兩岸交流的滲透、統戰成分。
國安單位發現,中國訊息戰近期仍聚焦「疑美論、疑賴論、失敗論」3主軸重複操作,3月13日之後中方啓動新一波標籤,人民日報特別出了一篇「綠恐謀獨」。疑美論持續操作檯灣是棄子,放在美國政府和興政策,以臺積電擴大投資美國操作美國會賣掉臺灣,甚至後續可能有川習會,美國總統川普會爲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壓制臺灣等。
國安高層指出,「疑賴論」也進入新的階段,中方協力訊息聲稱賴清德是希特勒、執政黨是納粹、臺灣要戒嚴,把臺灣貼上區域國際情勢「挑釁者」標籤,並稱因爲臺灣挑釁導致中國武統,臺軍無力抵抗,以戰爭恐懼威脅臺灣社會,操作「失敗論」。
國安高層分析,在地協力訊息把賴總統的強化國安法制說成「準戰爭狀態」,把當中恢復對現役軍人涉及泄密叛國行爲的軍法審判,說成「戒嚴」,乍聽合理,但靜心一想都能透過常識破解,加拿大、美國、英國平時也有軍事審判,「難道他們有戒嚴嗎?」
國安人士指出,認知戰就是拿錯的東西一直講,在你懶得辯駁時產生效果,「民主國家挑釁極權國家」的邏輯很奇怪,但80年前的歐洲也曾有人主張不要挑戰希特勒、捷克割讓土地就能維持和平,卻不到3個月就全面爆發歐戰。
國安單位指出,目前認知戰是由中國的網信辦、中國公安部所屬網軍執行,中方同時大量發動中國學者,部分臺灣協力媒體也會直接詢問中國學者,由其角度評論臺灣政府,讓中方所謂「賴17條」是戒嚴、爲了大罷免等論述進入我國的訊息流路,就像「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這類在臺灣流通的敘事,而「希特勒說、納粹說」也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慣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