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價黃金的秘密:週六福等何以“隱藏”克重?
編者按:
消費市場快速回暖,如黃金珠寶等部分細分領域,更是呈現出火爆勢頭。然而市場升溫的另一面,消費亂象也隨之叢生。一口價黃金隱藏克重、黃金代購“陷阱”、保健品虛假宣傳、減肥藥質量問題……種種亂象時常困擾消費者。
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25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爲“共築滿意消費”,意在推進高品質消費,促進高質量維權和促進高水平共治。
今年315,《21世紀經濟報道》繼續針對消費者反應強烈的領域、案例進行調查報道,推動行業整改,優化消費環境。
國際金價再創歷史新高。截至3月14日,周生生、老廟黃金價格均已突破900元/克。其中,周生生足金飾品價格爲907元/克,老廟黃金足金金價已達905元/克。
隨着金價飆升,社交媒體上興起了“買奢侈品不如買金首飾”的說法,不少消費者用腳投票,黃金首飾店鋪門口大排長龍。
然而,黃金熱潮的另一面,市場亂象滋生,黃金首飾“售前”與“售後”都存在着陷阱。比如,有消費者在購買“一口價”產品時,被刻意隱瞞黃金克重,在購買後遇到售後問題時,又被頻頻引導“以低換高”,本想退換維修,卻被“補了差價”。
“難以啓齒”的克重
“我們這款手鍊不是按克重賣的,是一口價的款式,不標明克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廣州地區的多家金店內都聽到了類似的介紹。
黃金珠寶首飾零售主要採取兩種計價方式,一種是以克計價,產品上既標註克重,也標上工費,購買時以克重乘以當日金價計算總售價;另一種是按件計價,也就是“一口價”銷售,這種“一口價”黃金飾品工藝通常較爲複雜,產品直接標明售價,克重作爲輔助信息。
記者綜合各類消費投訴記錄和線下實地走訪發現,不少消費者在進一步詢問“一口價”黃金首飾克重時遇到了阻礙,金店銷售人員對“一口價”商品的克重閉口不談已成爲業內普遍現象。
在中消協發佈的《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曾點名“黃金珠寶首飾”及“一口價”黃金投訴。中消協表示,關於“一口價”黃金的投訴主要在:“一口價”黃金計價模式不透明,經營者在銷售時故意隱瞞黃金首飾克重或置換限制條件等,存在誘導消費、價格欺詐等問題。
“一口價的款式是不標明克重的,很抱歉我們無法告知。”記者在廣州市天河區一家週六福店鋪內聽到了店員這樣的回覆,而在翻看產品標籤時,也並未看到標籤上有產品克重的標註。在同商場另一家黃金品牌周生生店鋪內,記者發現“一口價”產品的克重信息雖然有註明,但被“隱藏”在了產品標籤的第二頁,需要翻看才能找到。
廣州地區的何女士也遇到了類似現象。3月9日,她在廣州市天河區一家中國黃金店鋪購買黃金飾品,同樣被店員隱瞞了商品的克重信息,回家後查看質保單才發現克重,經計算,何女士以1150.06元/克的價格購買了一口價黃金,而當日店內黃金首飾報價爲857元/克(工費另計)。
在投訴平臺上,關於“被刻意隱瞞克重”的投訴還有很多,不同地區、不同品牌,套路卻相同,頗有“屢禁不止”的態勢。
這並不符合關於黃金等貴重商品的售賣規定。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安縣市場監管局的一則案例顯示,2024年9月10日,執法人員曾到兩家黃金珠寶店開展檢查。經查,其中一家黃金珠寶店待售的部分足金戒指等首飾標識牌上只有產品名稱、價格等信息,沒有標註重量;另一家黃金珠寶店把標識牌上的克重信息隱藏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執法人員責令上述兩家黃金珠寶店在銷售黃金等貴重商品時,要主動告知黃金克重並出示克重標籤,在質保單、銷售單上必須標註黃金克重。
“套路滿滿”的售後
在一些黃金店鋪內,不僅售前信息不透明,售後也套路滿滿。有多位因商品出現質量問題而去維修、退換的消費者表示,在售後過程中遇到了引導加價消費的情況。
2024年年初,小南在廣東揭陽一家週六福門店以2700元購入了一條“一口價”黃金手鍊。2025年2月,佩戴了兩年的手鍊從卡扣處斷裂,小南去到當時買手鍊的店鋪,想要把手鍊送廠返修。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店員表示“這種細鏈條手鍊即使返回工廠修了,之後也還是很容易斷,不如換款合適”。
而具體的換款政策是,“兌換商品售價必須比原商品溢價30%”。也就是說,想要換這條2700元的手鍊,小南需要挑選一款價格至少在3510元以上的商品,並補足差價。“店員說返廠維修修不好,只能換款,而換款就要多掏錢,這不就是變相賣貨嗎?”小南並不滿意這種售後解決方式。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週六福品牌不同地區、不同分店的換款政策並不一致,還有一些地區週六福店鋪的換款政策甚至要求兌換商品售價必須比原商品溢價40%以上。
一位廣東中山市消費者向記者表示:“在週六福店鋪購買黃金時,店員說一口價產品後續可以直接兌換同價位商品,或者按照克重退換。但是在手鐲變形後再去店裡要求退換時,店員卻又說不可以按克重兌換,兌換同類一口價產品也要加價40%。”
有黃金回收店主向記者表示:“現在許多連鎖品牌的一口價政策,不但在售賣的時候不划算,在回收的時候也有限制。對於專門做黃金回收的來說,我們普遍還是以克重算,一克換一克,補上加工費就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蛇年春節期間,胖東來曾因金飾櫃檯火爆登上熱搜,需要提前一天在線上取號預約進店,許多外地消費者趕至許昌胖東來購買金飾。
爲何這麼多消費者選擇去胖東來購買金飾?一位顧客在採訪中告訴記者,胖東來的價格透明,克重、手工費都有清楚標明,這讓他感到更加實惠和放心。
記者電話詢問胖東來金飾櫃檯服務人員得知,“胖東來黃金都是按克收費,沒有一口價,克重會在商品標籤上清楚標明。另外,大部分商品都沒有手工費,一些工藝特別複雜的會收取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的工藝費。”
雖然近期金價“漲勢喜人”,但上述銷售亂象仍在困擾着金飾愛好者。在一個信息不夠透明的市場上,消費者需要的或許不是更爲複雜的工藝,而是足夠透明的售賣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