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吃不到的美味! 臺大生的味蕾回憶「姊妹花雞排」

臺大姊妹花雞排遠近馳名,一片姊妹花雞排幾乎是一般雞排兩倍大,每到中午用餐時刻攤位前總會大排長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3/30 何思祁攝影)

裹着酥脆金黃面衣的炸雞排仍帶有剛離鍋的溫度,肉香多汁的厚實口感在嘴裡爆開,飄香三十年的「姊妹花」雞排,是臺大校友記憶裡塵封的青春滋味,除了份量飽足是學生經濟實惠的好選擇,背後更有獨特的故事。

【推薦閱讀】 來一杯回憶!政大學生必喝飲料 開業已28年的政大茶亭 一百元就能吃飽! 公館商圈的小吃文化

賣雞排的廖家「姊妹花」三人在高中之前家境優渥,據聞父親曾坐擁臺北數間房產,但遭逢家中鉅變之後全家人只能一起作小生意勉強度日。廖媽媽在打零工時於小吃店邊洗碗邊習得烹煮小吃秘訣,後來爲了家計開始在舟山路上擺攤販售,並以35元「俗又大碗」的香噴噴雞排廣受學生歡迎,獨家配製的椒鹽口味是廖家用心的結晶。

不料,由於舟山路在民國86年時被徵收,餐車只能在校園內各處閃躲取締和「打游擊」販售,每天台大學生皆須透過口耳相傳才能知曉雞排攤確切位置,當他們彼此問起姊妹經營的雞排攤時總會說:「姊妹花呢?」姊妹花雞排的名聲因此不逕而走。後來,在學生的大力請願和投票之下,校方允諾讓「姊妹花雞排」於臺大小小福美食廣場上落腳,姊妹花雞排終於能夠安心營業,而感念臺大的廖家姊妹花也每賣出一塊雞排就回饋五元予校方。

不過,營業多年的姐妹花雞排,在送過三十屆畢業生之後,由於體力大不如前及考量家人健康因素,已於2016年劃下營業句點。當歇業消息宣佈時,PTT發文瞬間引起許多人關注,校友從各地奔赴校園重溫最後的記憶口味,大排長龍的盛況讓廖家姊妹感動不已,但這份獨特的青春滋味如今只能在記憶裡齒頰留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