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白酒下肚!杭州男子早上緊急搶救!“我再也不敢了……”

來源:杭州日報

“我只是多喝了幾杯,怎麼醒來就在醫院了呢”?深夜的急診室裡,41歲的王先生躺在病牀上,摸着肚子滿臉疑惑。

王先生平時在物流公司幹裝卸工,身體一直很硬朗,就是日常飲食習慣不好,無酒不歡,是遠近聞名的“酒蒙子”,每頓都得來個半斤或一斤的白酒,有時甚至幹喝酒不吃飯菜。

上週四,像往常一樣喝下一斤白酒後,王先生突然感覺使不上力了,回家後進衛生間吐了很長時間,但因爲之前同樣的情況出現過好幾次,他也就沒當回事。然而第二天一早,王先生剛起牀就重重倒地,家裡人趕來只看見王先生呼吸急促,汗如雨下,於是急忙將他送至杭州市中醫院丁橋院區急診搶救。

送進急診室時,王先生面色蒼白、呼吸急促,雙手因劇烈嘔吐顫抖不止,急診團隊完善檢查後發現患者的體內環境嚴重紊亂,甘油三酯、膽固醇、澱粉酶指標升高至標準值的三倍,乳酸指標達到高乳酸血癥標準,確診爲酒精性酮症酸中毒,酒精性胰腺炎。

因爲病情危急,王先生被緊急送進我院重症醫學科,張美齊主任醫師、陳杰副主任醫師、餘利美副主任醫師指導開展嚴密的搶救治療,在重症監護團隊的努力下,王先生脫離了危險,各項指標緩慢恢復,目前已轉入脾胃病科病房接受康復治療中。

清醒後的王先生在瞭解自己的病程後,非常感謝各位醫護人員,他感嘆自己二十年來的壞習慣終於“算總賬”了,也堅決表態出院後要開展戒酒治療。

“光喝酒,不吃菜”竟是“取死之道”?

喝酒多了傷身是人盡皆知的道理,最爲大衆熟知的飲酒病症是酒精中毒,這是因爲酒精具有直接的神經系統毒性、心臟毒性和肝臟毒性,生活中很多酒癮大的人寧可無飯,不可無酒,卻不知這樣做會陷入酒精性酮症酸中毒(Alcoholic Ketoacidosis, AKA)的致命威脅。

長期酗酒者因爲酒精依賴,會不自覺地降低其他膳食來源的攝入,身體長期處於糖原、蛋白質儲存不足、營養不良的狀態,此外大量喝酒還會引起反覆嘔吐、食慾不振,長時間下來身體不僅會脫水,還會耗盡蛋白質和糖原儲存,這時就爲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創造了條件。

大量酒精中的乙醇進入人體後,體內胰高血糖素和兒茶酚胺分泌增加,胰島素分泌減少,使脂肪動員加強,脂肪酸β氧化增加,酮體生成增多,糖異生減少,待血液中酮體積蓄過多超過機體代謝能力時就會出現酮症酸中毒。酮體過度堆積也會破壞血液酸鹼平衡,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若未得到及時救治,患者可能在數小時內出現低血糖昏迷、電解質紊亂、急性腎損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急症。

此外乙醇在肝臟可直接變成酮體,大量酮體堆積後也會導致酸中毒,這種代謝危象常見於長期酗酒、突然斷酒或合併嘔吐、飢餓的人羣。

酒精性酮症酸中毒雖然並非絕症,但“時間就是生命”,一旦出現疑似症狀出現應立即停止飲酒,並嘗試補充含糖液體(如果汁)並第一時間就醫,康復後需徹底戒酒,並在醫生指導下重建飲食結構。

貪杯莫多,這些信號是身體在求救!

若飲酒後出現以下表現,需高度警惕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持續嘔吐與腹痛:胃部劇烈不適,無法進食

呼吸深快:呼氣帶有“爛蘋果”味

嚴重脫水:口乾、皮膚彈性差、尿量減少

精神異常:意識模糊、煩躁或嗜睡

預防爲重,別讓酒精偷走您的未來

控制飲酒量:男性每日飲酒量少於2個標準杯,女性少於一個標準杯(1標準杯=14g酒精)

飲酒時務必進食:優先選擇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麪包)保護代謝平衡

定期體檢:長期飲酒者應監測肝功能、電解質及酮體水平

來源 杭州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