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術創新“反內卷” 晶科能源上半年組件出貨量保持第一

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凱豐)晶科能源8月27日晚披露半年報,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31億元,同比下降32.63%;實現歸母淨利潤-29.09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12億元,同比由盈轉虧。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伏市場競爭加劇,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導致主營業務收入下降。

晶科能源表示,在光伏行業深度調整期,公司始終以技術創新、全球化佈局和高效管理爲核心戰略,持續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截至報告發布日,公司N型TigerNeo系列高效組件全球累計出貨量約200GW,成爲史上最暢銷組件系列,公司也逐漸形成了一批經過技術升級改造的高效先進產能。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已具備高功率產能超20GW,預計2025年底將有40%-50%的現有產能實現主流版型功率640w以上技術升級,2026年部分主流版型功率達到650-670w水平。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組件出貨量累計約350GW。綜合InfolinkConsulting等多家第三方機構統計的數據,公司2025年上半年組件出貨量繼續位列行業第一。

晶科能源表示,基於N型TOPCon技術的持續創新和現有產能升級,投入相對可控,不涉及新增產能,且憑藉爲客戶帶來的更好發電收益預計可產生0.5-1美分的單瓦溢價,有利於進一步加速行業產能出清,助力行業“反內卷”,推動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公司實現全球主流光伏市場的出貨領先,2025年上半年共實現光伏組件出貨41.84GW。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組件出貨預期爲20-23GW。公司不僅深耕海外傳統光伏市場,更敏銳捕捉海外高增長市場,實現2025年上半年逾6成的海外出貨。

據公告,公司在日本光伏組件市場多年保持出貨冠軍,在沙特地區的市場份額大幅高於同業,在中東、東南亞,拉美區域的多個光伏新興市場實現市佔率領跑。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巴基斯坦的組件出貨量便已達到2024年全年的出貨水平。

晶科能源表示,公司在山西大基地創新應用先進製造技術,在行業中率先建立了從硅片、電池片到組件生產的“垂直一體化”產能,實現一體化貫通生產時間由22天降至7天,滿產後運營成本降低25%,實現製造過程快捷、柔性、可追溯。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精耕儲能業務,聚焦工商業及大型儲能電站等主力場景,通過自研技術突破驅動儲能產品性能與競爭力提升。2025年上半年,光儲協同優勢見效明顯,儲能簽單與出貨的增速超預期,公司連續多個季度榮登BNEFTier1一級儲能廠商名錄,獲得客戶與市場的廣泛認可。晶科能源表示,2025年下半年,公司將繼續爲全年6GWh的出貨目標努力,同步推進光儲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全球化部署,爲能源轉型提供規模化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