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免疫負債效應 夏季三伏貼 學生族羣大增
三伏貼是中醫的外治法之一,利用一年陽氣最旺的時候將藥敷在背部穴位上。(頤鳴堂中醫診所提供/鄭鬱蓁臺北傳真)
2025年夏季三伏天時間出爐!今年三伏天時間落在7月14日至8月30日之間,分別爲初伏7月20日、中伏7月30日、末伏8月9日。中醫師觀察,近年三伏貼敷貼族羣以青少年和女性爲主,出現年輕化趨勢,顯見現代人多有「冬病夏治」利用中醫做保養概念,尤其疫後免疫負債影響,不少媽媽帶小孩,希望提高免疫力,減少過敏、慢性疾病。
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表示,三伏每次貼敷建議間隔10天左右,全年只有這短短几周,是調理體質、預防疾病的關鍵黃金期,每伏頭1~2天內最佳,若是體質虛寒、兒童、長者、過敏體質者,可連續敷3~4次,加強療效。
康涵菁表示,三伏貼是中醫的外治法之一,利用一年陽氣最旺的時候,借天時之力,幫助補陽氣、驅寒邪。以溫陽祛寒、宣肺化痰的中藥,磨成膏狀,或是做成藥餅貼敷在背部特定穴位上,例如膻中、大椎、肺俞、脾俞穴等,藉由皮膚吸收,加強經絡循行,改善「虛寒」體質,達到「冬病夏治」。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三伏貼最常用來改善呼吸道疾病與過敏體質,例如如氣喘、過敏性鼻炎、反覆感冒、反覆咳嗽、支氣管炎等;較怕冷、手腳冰冷、易腹瀉等虛寒體質,還有異位性皮膚炎、慢性蕁麻疹等也適合。
陳潮宗表示,學術報告指出,以三伏貼的治療方式,若能持續3到5年,對氣喘和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到達80%以上,尤其越年輕敷貼效果越好。因此近年門診觀察,越來越多兒童至高中青少年階段的學生族,幾乎是現在使用最多的族羣,可減少一年到頭看醫生的頻率。其次輕熟女也是主要族羣,包括想改善經痛、透明白帶等婦科問題,也顯示相較男性,女性更重視健康議題。
康涵菁補充說,咳嗽久不愈、易疲倦、感冒拖很久等症狀,這些族羣大多肺氣較虛、衛氣不固,代表免疫力較弱,也適合在夏季用三伏貼調補肺氣,幫助身體恢復抵抗力;還有「久坐冷氣房」的上班族,除了腰痠背痛,還經常胃脘有涼意,容易拉肚子,或關節痠痛,也屬於適合三伏貼的體質,讓身體內外都不再「冷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