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夏季恐掀新一波流行 專家籲3大族羣打疫苗

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左起)、疾病管制署急性傳染病組組長楊靖慧、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委員會教授吳至行、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共同呼籲接種最新新冠JN.1疫苗。記者李青縈/攝影

今天夏季恐怕重演去年夏季的新冠疫情高峰威脅,但長者新冠JN.1疫苗接種量卻不到兩成,有超過9成5的新冠重症患者都沒有接種疫苗。專家指出,目前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已經大幅下降,爲因應可能夏季新冠疫情高峰,應至少施打一劑最新JN.1疫苗。

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委員會教授吳至行表示,去年新冠死亡率在7月攀升至全年最高點,新冠疫情並非專屬秋冬流行,今年也不能避免夏季新冠疫情高峰。感染新冠後可能對運動能力、認知能力、心理健康、感官能力與活力等有長期負面影響,因此必須透過疫苗接種預防感染。

然而,民衆新冠防疫的意識仍需加強,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表示,新冠併發重症中78%是長者,更有86%民衆沒有接種JN.1疫苗;65歲以上長者的死亡風險更18至29歲年輕人的97倍。但JN.1疫苗對全年齡預防重症保護力達61%、預防死亡72%;而長者保護立重症則高達81%、死亡也有85%。

根據調查,民衆不願意接種新冠疫苗,主要受到疫情嚴重程度與疫苗安全性的影響。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指出,JN.1疫苗更新注射劑型大幅降低不適反應,新冠疫苗不良事件從先前基礎劑每10萬人31.2件,下降JN.1到每10萬人3件。

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也說,不少民衆誤以爲2至3年前接種過新冠疫苗就已足夠防護,但新冠病毒持續變異,必須更新疫苗才能誘發針對新變異株足夠的抗體。

爲避免高風險族羣在接種6個月後保護力下降,疾病管制署急性傳染病組組長楊靖慧指出,疾管署今年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55至64歲原住民,以及出生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及低下者共三大族羣,只要距離第1劑疫苗接種時間滿6個月,可以接種第2劑JN.1疫苗。統計至6月底前,全臺預估有近80萬人符合第二劑JN.1新冠疫苗。

長者中有高達8成患有慢性疾病,增加感染新冠後重症風險,吳至行說,因新冠併發重症而住進加護病房者10天內股直肌功能減少30%,住院患者認知功能下降宛如老了20歲。長者可能不怕自己生病,但卻擔心造成兒女麻煩,接種疫苗更是照顧自己的方法,若至今連一劑疫苗都尚未打應儘快補上。

莊人祥表示,JN.1新冠疫苗全國目前接種數約208萬人,65歲以上長者新冠JN.1疫苗接種率僅17.9%。預計6月世界衛生組織會決定今年10月的新冠疫苗選株,屆時會再評估採購量,但由於JN.1疫苗打氣較差,採購量評估施打狀況,以及Novavax合約數量,今年莫德納疫苗採購量可能會比去年550萬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