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封關爲契機推進高水平開放
對外貿易量質齊升、跨境資金流動更加自由、入境遊熱度持續升溫……隨着海南自貿港建設加快推進,海南已經成爲我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投資興業的新熱土、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新引擎。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將於今年12月18日正式啓動。
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也是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對於加快吸引全球優質要素集聚、促進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佈,標誌着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始全面實施。5年來,海南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年均增長14.6%,境外直接投資97.8億美元、年均增長97%,176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南投資。一批標誌性、引領性創新舉措相繼推出,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
封關不是封島,而是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的起點。全島封關運作之後,海南將成爲鏈接國際國內市場、匯聚全球數據資源的“關鍵節點”。享惠主體範圍明顯擴大,將基本覆蓋全島有實際進口需求的各類企事業單位還有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同時,政策限制條件進一步放寬,進口“零關稅”商品及其加工製成品不再侷限於企業自用,可以在享惠主體間自由流通。
回顧改革開放進程,我國對外開放領域從貨物貿易向投資、金融、服務等多個方面逐步展開;開放平臺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向自貿試驗區逐漸擴大;開放範圍由經濟特區向沿海沿邊開放,再到以“一帶一路”建設爲重點的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深入推進……實踐一再證明,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是順應時代潮流、把握髮展主動的戰略抉擇。
隨着封關政策準備就緒、軟硬件條件全面具備,未來在海南,國企、民企、外企將在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一個與國際接軌、活力奔涌的現代化開放高地將加快崛起,持續爲中國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爲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樹立新標杆。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海南自貿港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地區和全球企業前來投資興業,呈現出開放奮進的嶄新氣象。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臧夢雅 中國經濟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