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鼎集團攜手AI國際大廠 掌握全球邊緣智慧核心
宜鼎集團今日在公司發展20週年,攜手生態系夥伴,正式揭曉全新 Edge AI 策略與品牌定位,鎖定「兩大高潛力市場、三大價值主張」,演繹從Data到AI的華麗轉身。宜鼎董事長簡川勝受訪時表示,宜鼎集團推動從產業AI到企業AI的全面應用,並以「MCP標準化平臺」加速AI自主化演進,稍早他提到AI在產業及企業應用,將佔營收比重三成,如今AI真的由雲端向邊緣擴散開來,他有信心在兩年內,或許明年就會達成。
儘管簡川勝在今日集團揭曉全新 Edge AI 策略與品牌定位,不願多談實際業績表現,但一向行事穩健的他,一談到AI發展,喜孜孜強調宜鼎打的AI解決方案模組化爲九大Building Block,從資料輸入、感測、儲存、管理、運算到輸出各環節完整覆蓋軟硬整合,將發揮「點到面」、「以軟帶硬」、「異質整合」三大核心價值,鎖定資料落地的邊緣AI和企業AI兩大潛力市場,建構適合不同平臺和夥伴的算力解決方案。AI應用產品達營收三成的目標將可提前達陣。
簡川勝表示,宜鼎的Edge AI發展策略,是以「Edge AI In-Loop」爲核心,結合高通(Qualcomm)、安提(Andes)等夥伴,共同打造AI落地生態鏈,推動從產業AI到企業AI的全面應用,並以「MCP標準化平臺」加速AI自主化演進。
他進一步解釋說,AI市場正快速分化爲兩大領域──產業AI(Industrial AI)與企業AI(Enterprise AI)。前者應用於製造、自動化、醫療與零售等場域,強調設備可靠度與感測精準度;後者則關注系統整合、安全與高效運算。無論哪一類型,AI要真正落地,都離不開「算力(Compute)」、「資料(Data)」與「連接(Connectivity)」三大核心基礎。
簡川勝強調,傳統AI應用多着重提升算力,卻忽略AI必須在邊緣運算環境中形成完整的學習與回饋循環。爲此,公司提出「Edge AI In-Loop」架構,透過資料蒐集、儲存整合、連接優化與軟體融合四大面向,打造AI閉環生態。
在資料層面,簡川勝指出影像資料佔AI應用的八成以上,影像品質與資料治理成爲提升模型精準度的關鍵;儲存層面則強調SSD與DRAM不再只是資料載體,而是GPU運算的延伸記憶體,能顯著加速生成式AI推論效能;在連接層面,AI應用貼近現場端,需結合CANbus、EtherCAT與高速網路頻寬,確保即時控制;最後在軟體層面,宜鼎導入「MCP(Model Communication Protocol)」作爲AI模型與硬體API之間的橋樑,實現跨平臺、跨作業系統的標準化通訊,使AI能直接訪問硬體資源,打通AI落地瓶頸。
高通代表在會中指出,AI運算需求正呈現從雲端到邊緣的分層化趨勢。高通與鼎鼎合作,將部分原在雲端的AI運算移至地端裝置,以解決資料安全與延遲問題,並藉由「Edge Infos」框架實現模型在地端的微調(fine-tuning)與快速部署,協助企業用戶加速AI落地。
簡川勝強調,隨着AI應用快速擴散,企業AI將成爲下一波成長動能。未來,AI不再只是輔助性工具,而是具備自主決策與持續學習能力的「Agentive AI」。透過「Edge AI In-Loop」與「MCP標準化」雙軸策略,宜鼎期望打造從硬體到軟體、從算力到決策的完整AI落地架構,成爲連結產業AI與企業AI的重要橋樑。
宜鼎集團今天攜手生態系夥伴,正式揭曉全新Edge AI策略與品牌定位,鎖定「兩大高潛力市場、三大價值主張」,宜鼎董事長簡川勝(中)與合作伙伴一同合影。記者餘承翰/攝影
宜鼎集團今天攜手生態系夥伴,正式揭曉全新Edge AI策略與品牌定位,鎖定「兩大高潛力市場、三大價值主張」,宜鼎董事長簡川勝。記者餘承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