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試行作業“熔斷”:家長簽字後可不完成作業

“現在起,小學生21:00、初中生21:30未完成作業,都可以不做了!”近日,《蚌埠市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的七條規定》(下稱《七條規定》)出臺,蚌埠市在全市試行作業“熔斷機制”,引發關注。合新聞記者注意到,合肥也有個別學校最近開始這樣做了。

3月10日,合肥市第五十五中東校發出《致家長的一封信》,從即日起實施“作業熔斷機制”。信中明確,每晚22:00(或根據年級調整)後,如果孩子仍未完成作業,家長可以簽字確認並申請作業“熔斷”,孩子可以停止作業,優先保證休息。

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實施“熔斷”?合肥市第五十五中東校向家長明確,孩子需在當天盡力完成作業,但如果因作業量過大或個別題目難度較高而無法按時完成時,家長可以啓動“熔斷機制”。

全市試行作業“熔斷機制”,蚌埠系全省首個

據瞭解,在安徽,提出作業“熔斷機制”,蚌埠市並非首次。2021年9月,阜陽清河小學實施了作業“超時熔斷”制度。該校提出:不管什麼原因、不管哪個學科的作業,只要超過晚上21:00,或總用時超過60分鐘,必須停止且不需補做。

不過,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發文在全市試行作業“熔斷機制”的做法,在安徽省並不多見。3月21日,蚌埠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向合新聞記者證實,在全市試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熔斷機制”的做法,蚌埠市是全省首個。

全國多地有嘗試

合新聞記者梳理髮現,近年來,在長三角地區,有多地嘗試作業“熔斷機制”。

2023年2月,江蘇省常州市博愛小學發佈通知,新學期啓用作業“九點熔斷機制”,相關話題曾衝上社交媒體熱搜。

2023年4月,《寧波市中小學生“睡眠改善行動”工作方案》出臺,決定試行“作業熔斷”,保障小學生就寢不晚於21:20,初中生不晚於22:00,高中生不晚於23:00。

2024年12月,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發佈《致家長的一封信》明確,小學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業的,實行作業“熔斷機制”。

除了長三角地區,在廣西、山東、江西等多地也有學校在探索實行作業“熔斷機制”。

今年2月20日,福建省武平縣教育局發出致家長的一封信,在全縣範圍內實施小學生作業“熔斷機制”。小學生若至晚上21:30仍未完成家庭作業,請孩子停止作業並及時就寢。

實施作業“熔斷機制”有章可循

2021年7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對學校老師“留作業”提出細緻要求。其中明確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各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等。

2021年9月,《安徽省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出臺,沿襲了上述要求,並進一步明確,“個別學生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也應按時就寢。”

去年10月下旬,教育部聯合國家衛健委、國家疾控局曾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抓牢幼兒園和小學近視防控關鍵階段防控工作的通知》。當中提出,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

《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顯示,我國中小學生羣體每晚平均睡眠時長僅爲7.74小時。《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也顯示,整個學生羣體的夜間睡眠時間不足8個小時。

而3月18日,全國愛衛辦發佈《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釋義》提出,中小學生每天需要睡眠8-10小時。

來源:“合新聞”微信公衆號 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