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三強化兩探索”入選國家體重管理優秀案例
強化宣教、監測、人才培養,探索人體成分分析、超聲骨密度監測,來有效管理體重。
撰文丨嚴國進
來源丨縣域和基層醫聲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我國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別爲34.3%和16.4%,這意味着超過一半的中國成年人已經步入超重或肥胖的行列。解決肥胖問題可提高中國人的羣體健康水平。爲此,廣東省中山市以三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三鄉社衛中心”)爲試點,通過“三強化兩探索”落實重點人羣體重管理工作,該案例成功入選2024年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體重管理優秀案例。(廣東衛生健康報,4月28日)
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上,每天運動少於1小時,少吃或不吃蔬菜和水果,嗜好含糖飲料,不吃早餐,喜吃油炸食品等,出現了由膳食搭配不合理、熱量攝入過高、身體缺乏運動等導致的體重異常現象,這些都是成年人、兒童青少年體重超重和肥胖的危險因素。
據調查瞭解,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居民在生活狀況不斷改善的同時,肥胖和超重問題也日益突出,且越來越年輕化、低齡化,許多研究都表明,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以及部分癌症都有關係,已成爲潛在健康風險。超重與肥胖問題是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亟待加強幹預。
今年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各地一些醫院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相繼開設了減肥減重門診,以期通過多維度管理,科學、安全、有效地爲超重/肥胖者提供個性化方案。
如今,中山市三鄉鎮又創新舉措,通過“三強化兩探索”落實重點人羣體重管理工作。
➤三強化即:
一是不斷強化宣傳教育。通過社區宣傳欄、健康講座、健康教育處方等方式,普及體重管理的重要性,教育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通過調整飲食和運動習慣,進行有效的體重管理。
二是不斷強化監測評估。結合每年1次的老年人體檢和每季度1次的慢性病隨訪工作,強化體重管理相關指標的監測,每3個月至少爲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測量1次身高、體重、腰圍,評估體質指數(BMI),根據BMI的情況制定減重目標。
三是不斷強化人才培養。通過培養1名慢病營養學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讀)和派出公衛醫師參加“社區營養科建設高級管理人才研修班”的方式“走出去”;通過定期邀請營養學專家給醫務人員授課的方式“請進來”,2024年共舉辦慢病人羣的膳食管理培訓帶教3場,共派出4名公衛醫師參加“社區營養科建設高級管理人才研修班”,現已順利結業。
➤兩探索即:
探索結合人體成分分析、超聲骨密度的監測結果對老年人及慢病患者體重進行綜合管理。截至去年12月31日,已應用人體成分分析儀和超聲骨密度儀爲500餘名老年人及高血壓患者提供膳食質量調查、人體成分分析和骨密度監測。同時製作發放分餐盒、食物量杯等健康干預工具,爲老年人實施個性化的體重管理,對配合落實管理措施的老年人給予健康獎勵。
該中心試點落實重點人羣體重管理工作以來,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面訪率從2023年的88.25%、85.62%上升至2024年的91.23%、92.28%,慢性病患者的依從性不斷提高;2023年接受社區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從2022年的15.20%下降至14.56%,慢性病患者肥胖率也有所下降。
筆者認爲,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應通過“三強化兩探索”來落實重點人羣體重管理工作,切實做到:
首先,要強化轄區居民健康宣傳教育。廣泛通過門診宣傳、宣傳單、健康體檢、健康隨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微信等,不斷提升居民體重管理意識,引導孕產婦、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學生、職業人羣、老年人精準精細管理體重;加強體重狀況監測,及時掌握人羣體重水平及相關影響因素變化,讓居民深入瞭解肥胖對健康的危害,告訴他們如何避免這些危險因素,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方式,注重科學飲食,強化持之以恆的體育鍛煉,從而不斷提高對超重與肥胖危險因素的知曉率和健康行爲形成率。
其次,配備支持工具。如在門診、病房配置體重秤,有條件的配置人體成分分析儀。結合人體成分分析、超聲骨密度的監測結果對老年人及慢病患者體重進行綜合管理。
再次,創造條件,設置體重管理門診或肥胖防治中心。爲各類人羣提供中醫體質辨識和包括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等在內的中醫藥保健指導服務;並對重點人羣提供體重管理指導服務。
當然,還要對本轄區超重與肥胖居民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將個性化防控管理工作落實到家庭醫生工作內容中。不妨對超重與肥胖居民開“小竈”,對其強化相應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預。在給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時,不妨把超重與肥胖人羣作爲一個單獨羣體,把他們“管”起來,讓自律和他律相結合,提供其健康生活方式和適宜的自我管理技能,讓其不斷控制體重,逐步消除肥胖狀態。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