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爆倉,9位數財富瞬間歸零!少年股神翻車實錄 3大致命錯誤揭秘
近5年崛起的少年股神,以高槓杆的操作手法累積了驚人財富;卻也因爲3個致命錯誤,讓有些人在這次的股災中,財富瞬間歸零。
作者:尚清林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解放日」,宛如1枚核彈,重創全球金融市場。臺股很快就傳來噩耗;4月7日波若威爆出第1起違約交割2106萬元;接連又有第2起的華星光違約交割1679萬元,以及第3起合一的1847萬元。
讓人大感意外的是,原本以爲是避險工具的中信美國公債20年ETF,居然也加入第4起違約交割,金額高達2565萬元。
4月15日,臉書粉專《善甲狼a機智生活》轉發「一個爆倉者的告白」,一位26歲的年輕股神自述近年迅速賺到9位數財富,卻在最近幾日內財產歸零。此際市場才驚覺到,許多少年股神們,甚至是退休基金經理人,新冠疫情期間靠着貨櫃3雄的飆漲,迅速累積財富,卻逃不過此次川普風暴,乃至近期的違約交割,市場都傳出少年股神翻車的影子。
槓桿操作無極限 爆倉歸零
事實上,「一個爆倉者的告白」自述中,說的不只是自己,更像是許多年輕股神的縮影。從近期各股市網路論壇的揭露,這一羣年輕世代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崛起過程,也透過類似的操作手法累積了驚人財富。但也因爲誤判情勢,在這一次「解放日」後倒下了。
從多位個案中發現到一個共同點,少年股神們的「槓桿操作」都無極限地放大,最終導致一次性的毀滅。舉例來說,以操作檯積電選擇權一戰成名的小龍哥,搭上2023、2024年臺積電高成長的列車,作爲臺灣最大權值股的臺積電由370元,漲到千元之上,股價翻上一番。這也讓小龍哥,靠着動輒槓桿效果超過數10倍的選擇權,快速累積身價達到9位數字。
儘管如此,這一次的股災,臺積電瞬間從950元跌破800元,滿倉的選擇權價值幾乎歸零,在需要追繳保證金下,小龍哥無奈破產出局。
少年股神們這一系列透過高槓杆擴大信用、加快賺錢速度的方式,前提都是建立在過去5年超級大多頭的環境。這次面對川普風暴,完全沒有風險控管的情況下,一次性的被擊垮了。
美債避險失利 顛覆傳統
除了少年股神,這次因爲中信美國公債20年ETF出現違約交割,也意外傳出有退休的基金經理人都躲不過這次的股災。經過細部瞭解發現到,和少年股神過度擴張槓桿導致破產不同,這些經理人確實有進行風控,卻沒想到傳統避險策略居然失靈了。
《財訊》雙週刊分析,簡單地說,美國公債長期被視爲避險資產,一旦股市出現風暴,資金就會轉往美債;這時候因爲需求量暴增,就會帶動利率走低、美債價格走揚,進而獲得避險效果。
當市場不確定因素增高時,這些經過專業訓練的基金經理人很自然投入美債避險,卻沒想到關稅引發的通膨預期,反而進一步推升美債殖利率走升突破5%,反應着長債有着不尋常的拋售,造成美債價格的崩壞。這也讓原本進場的避險部位,遭受極大的損失。
另一原因是「基差交易」,是指利用現貨與期貨之間存在微小的價差進行套利交易。如果期貨價格高於現貨,稱爲正價差;反之則爲負價差。許多的對衝基金會透過高槓杆來進行價差套利,通常以50~100倍的槓桿操作。
偏偏這一次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高,許多機構交易爲了補足槓桿的保證金,甚至去槓桿過程,產生短期流動性壓力,使得債券有賣壓潮,促成短線上債券殖利率飆升。這也讓這一次去債券市場建立避險部位的經理人莫名遇上關稅風暴,導致破產。
不管是少年股神,或退休的基金經理人,敵不過這一次的股災並不能歸咎於單純的市場意外,背後蘊含着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某位熟悉少年股神的券商主管就分析,這些年輕投資者普遍擁有高學歷,對於股市充滿熱情,花大量時間投入基本面的研究,這些都是成功的條件之一。至於這波的資產破滅,可以歸納爲3大關鍵。
關鍵1:過度槓桿操作。當初少年股神資本小、膽子大,看準標的物後,普遍使用個股期、選擇權等高槓杆工具放大報酬,槓桿倍數可達10倍以上,比一般人常用的融資信用交易放大2.5倍槓桿效果,還要高出一大截。但由於膽大心細,在多頭市場的環境下,纔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讓財富迅速翻倍成長。
融資太集中 釀多殺多慘劇
問題是,高槓杆操作最怕遇上不確定的風險系統。舉例來說,臺積電個股期槓桿倍數可達10倍以上,意味着臺積電1根跌停板10%,少年股神們就已血本無歸,須補足保證金。偏偏這一次,就遇上臺股史上最大的跌點,讓他們措手不及。
關鍵2:過度集中持股。從這一次違約交割的個股可發現多爲CPO(共同封裝光學)概念族羣,若攤開前10大股東名單,可看見年輕一輩的股市名人在內,也因此吸引多位少年股神投入佈局。據瞭解,過往投資大戶們偏好單打獨鬥,但少年股神們喜歡聚在一起,或成立投資公司交流資訊,甚至是透過網路社交平臺,快速傳播利多消息,幫助推升股價。
《財訊》雙週刊指出,由於CPO族羣在去年底表現搶眼,聯鈞、上詮、華星光及波若威等,都大漲數倍。當股災來襲時,漲得愈高跌得愈深,其他個股可能跌2根跌停板就已止跌,但CPO由於信用交易過高成爲重災區,跌停板遲遲未能打開,這也是少年股神無法出脫的關鍵之一。
關鍵3:「從未見過空頭市場,出現資訊誤判」。許多少年股神由於投資時間不長,一直處在臺股最美好的大多頭環境之中,久而久之,沉浸在樂觀預期,忽略突發因素的襲擊。就像這一次關稅風暴,很多少年股神認爲只是短期利空,而且在4月2日之前,臺股已經進行一波調整,被視作提前反映利空。甚至,一些積極操作的少年股神還提前佈局多單,卻沒想到遇上史詩級的暴跌。
「少年股神們認爲臺股只會漲,不會跌,幾乎沒人配置避險資產。」經歷過金融海嘯、網路泡沫的投資高手說,由於年輕投資者多數專注短線交易,喜歡操作高槓杆的衍生性商品,按理說,更需要重視避險策略。但他們缺乏風險控管,最終敵不過一場股災。
延伸閱讀:
一次爆倉,9位數財富瞬間歸零!少年股神翻車實錄 3大致命錯誤揭秘
美國買不到中國玩具了?川普關稅再衝擊 臺灣MCU廠商陷庫存、需求雙重壓力
臺積電、BMW都在此設廠 爲何大量商品涌進美國「自貿區」躲川普關稅?
挺過彰銀、雙卡風暴!臺新金操盤手林維俊首度揭密 「新新並」背後的兩年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