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看懂13家金控前7月獲利 富邦金EPS 4.29元居冠

▲富邦金外觀照。(圖/資料照)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7月臺股大漲1200多點,加入進入除息旺季,投資、股息收入大舉進帳,壽險型金控獲利表現突出,13家金控7月稅後獲利總和達579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3059億元,年減率25%,富邦金(2881)7月獲利突破百億元,前7月稅後淨利623.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爲4.29元,仍居金控獲利王。

國內股票股利收入、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基金資本利得,以及基金配息收入挹注,臺股實現資本利得等收入挹注,富邦人壽7月稅後淨利達59.3億元,富邦金7月稅後淨利得以突破百億,爲110.3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623.7億元,EPS爲4.29元,居13家金控獲利之首。

國泰金旗下國壽利用國內外股市走揚之際,逢高調節覆蓋法及FVOCI股票部位,且在股利收入挹注經常性收益下,7月稅後賺進42.5億元,金控7月稅後淨利90.2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達547.7億元,EPS爲3.5元,居13家金控亞軍。

凱基金(2884)公佈7月自結稅後淨利51.51億元,累計前7月106.25億元,EPS 0.6元。子公司凱基人壽7月份受惠於股利收入進帳,以及掌握市場脈動實現股票獲利,單月稅後淨利38.18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48.89億元;另外7月適用金管會「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暫行措施,釋出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將全數用以厚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凱基銀7月稅後淨利6.71億元,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等核心收益皆有穩定貢獻,帶動前7月累計稅後純益來到40.5億元;7月延續漲勢,凱基證券包含經紀、財富管理、自營、承銷等業務皆表現良好,7月稅後淨利14.12 億元,累計前稅後淨利 51.22 億元,中華開發資本 7 月因投資部位評價波動,單月稅後虧損 1.97 億元,累計前 7 月稅後虧損 0.8 億元。

臺新新光金(2887)完成合並後,首次公佈自結獲利,7月稅後淨利36.2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138.4億元,EPS 0.92元。

臺新新光金表示,除了原臺新金的獲利外,也納入合併後新光金獲利,新光子公司獲利依照準則規範是從合併基準日(7月24日)後方計入金控的損益,亦即只反映7月24日到31日共8天的經營績效。

臺新銀7月稅後淨利16.9億元,累積前7月稅後淨利爲115.6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持續穩健,累計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15.7%。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截至7月底逾放比爲0.15%,備抵呆帳覆蓋率爲823.63%。

新光人壽合併後也成爲主要獲利引擎,7月稅後淨利18億元,主要是股利收益進帳、資本利得操作穩定所致。

至於公股方面,兆豐金(2886)前7月稅後淨利224.4億元,年減8.7%,EPS 1.51元;第一金(2892)前7月稅後淨利169.4億元,年成長2%,EPS 1.21元;華南金(2880)前7月稅後淨利150.15億元,年成長7.2%,EPS 1.09元;合庫金前7月稅後淨利123.82億元,年減3.5%,EPS 0.8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