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看13家金控獲利 前9月共賺進4328億元

▲富邦金外觀照。(圖/富邦金控提供)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9月13家金控獲利全數出爐,受惠臺股漲到2萬7千點以上新高,投資收益挹注下,壽險型金控獲利表現佳,富邦金(2881)、中信金(2891)爲金控公司當中,唯二單月獲利突破百億元,合計13家金控前9月獲利爲4328.27億元,年減10%,中信金、玉山金(2884)、永豐金(2890)、第一金(2892)、華南金(2880)等5家金控前9月獲利都寫下歷史同期新高。

美國聯準會於9月啓動降息,激勵國際股市走高,有利各家金控旗下壽險、證券、銀行與直接投資等業務,推升金控整體獲利表現,前9月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富邦金以6.38元表現最佳,國泰金(2882)、中信金EPS超過3元,分別4.83元、3.06元。

富邦金9月自結合並稅後淨利174.4億元,累計前9月合併稅後淨利909.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爲6.38元,均居金控業之冠,包括富邦金控及子公司富邦人壽、臺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富邦產險單9月獲利均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國泰金9月稅後淨利97.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94.8%,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達747.8億元,年減27.6%,EPS爲4.83元,國泰金指出,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同期新高,國泰證券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爲歷史同期次高。

臺新新光金(2887)9月自結稅後淨利約75億元,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260.4億,EPS 1.51元。

臺新新光金指出,依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3號(IFRS 3,企業合併)規定,於合併時須對原新光金各子公司部分資產負債之公允價值重新衡量,並以此作爲金控合併時之新金控帳面價值以進行後續會計處理,與原新光金控各子公司個體財務報表之帳面基礎不同,此企業合併會計處理之相關影響數系反映於金控層級之自結損益,企業合併會計處理於9月底已初步認定,10月份金控層級損益亦一併追溯調整自合併基準日(7/24)至9月底之影響數。

各子公司獲利表現如下:臺新銀行9月稅後淨利19億元,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爲154.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7%,續創歷年同期新高,主要受惠核心業務動能穩定發展。截至9月底逾放比爲0.15%,備抵呆帳覆蓋率爲819.36%。

臺新人壽9月稅後淨利2.7億元,主系投資收益表現佳,挹注9月獲利,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16.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系因股票資本利得減少;臺新證券9月稅後淨利2.4億元,與8月相較獲利減少,主系證券市場指數波動大,投資相關評價及處分利益減少,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15.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系國際情勢動盪,證券市場波動劇烈,處分利益減少。

新光銀行9月稅後淨利7.5億元,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20.2億元,若排除本年度一次性提列員工安置計劃等費用影響,稅後淨利年成長10%,主系核心動能穩健成長,淨利息收入及淨手續費收入均較去年同期成長,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截至9月底逾放比爲 0.12%,備抵呆帳覆蓋率爲1,062%。

新壽9月稅後淨利0.3億元,資本利得挹注,單月由虧轉盈,目前外匯準備金在充足水位,將以降低傳統避險支出爲目標,動態調控避險比例及避險工具組合;另外,保險本業方面持續累積CSM,商品策略聚焦外幣保單及價值型商品之銷售;元富證券9月稅後淨利3億元,與8月相較獲利減少,原因在於大盤位居高檔,自營投資收益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