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局對腦機接口技術價格單獨立項 政策頻出上市公司影響幾何?

財聯社3月12日訊(記者 何凡)腦機接口進入臨牀應用該如何收費?雖然目前相關技術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但《神經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中,專門爲腦機接口新技術前瞻性單獨立項。面對多個支持性政策的出臺,行業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這是非常難得的,將引導腦機接口技術創新。當下腦機接口技術距離大面積使用仍有不小的距離,有上市公司表示,政策對知識技術,醫療行業創新有促進作用。

前瞻性政策次第出臺

今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佈《神經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指南將現行神經系統價格項目映射整合爲82項,加收項24項,擴展項8項。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專門爲腦機接口新技術前瞻性單獨立項,設立了“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侵入式腦機接口取出費”“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適配費”等價格項目,這意味着,一旦腦機接口技術成熟,快速進入臨牀應用的收費路徑已經鋪好。

以“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爲例,其是指通過將腦機接口系統置入大腦皮層或特定神經區域,實時採集神經信號,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的信息交互,價格由手術計劃、腦電極置入、參數調整、信號調試與驗證等步驟所需的人力資源和基本物質資源消耗所構成。

國家醫保局官微表示:“此次,國家醫保局從打通創新技術向臨牀治療轉化通道的角度,全面梳理、規範神經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爲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設立項目,充分支持高水平醫療技術的價值實現,各地對接落實立項指南後,腦機接口醫療收費將有規可依。”

實際上爲助推腦機接口快速、高質量發展,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爲滿足監管急需,助推採用腦機接口技術的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2月25日,國家藥監局批准《採用腦機接口技術的醫療器械 用於人工智能算法的腦電數據集質量要求與評價方法》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立項。1月7日,北京印發《加快北京市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面向臨牀重大需求開展侵入式腦機接口的臨牀研究和應用”;同月,《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推出,提出2030年前,實現高質量控腦,腦機接口產品全面實現臨牀應用。

北京百思力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恆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雖然實驗室有了突破,但由於設備大小、供電等複雜原因,腦機接口離實用階段還有一定距離,而顯然國家非常鼓勵這方面發展。現在全球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競賽,我國處於第一梯隊的位置,出臺腦機接口前瞻性的政策是非常難得的,能引領或者鼓勵這方面的創新。腦機接口最先應用的應該是殘疾人、癱瘓患者等,可以讓他們像正常人一樣,後期可能將發展爲由外部向大腦輸入,甚至使盲人看到世界。

上市公司:政策促進技術創新

從二級市場上看,今日午後腦機接口概念異動拉昇,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日收盤腦機接口指數(8841700.WI)上漲1.29%,創新醫療(002173.SZ)漲停,邁普醫學(301033.SZ)、樂普醫療(300003.SZ)、三博腦科(301293.SZ)等跟漲。

三博腦科證券部工作人員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主營業務是給患者提供神經專科的醫療服務,至於說腦機接口,未來的商業價值應用到醫療領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神經專科方面,在我們醫院業務上有非常大的落地應用空間,但公司本身並沒有相關設備,包括硬件等生產和銷售。”針對今日醫保局發佈的價格立項指南,該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注意到了,其認爲由於現在腦機接口還沒有真正大面積使用,政策最終實施的實際影響還無法判斷,“我們感覺到(政策)如果是從知識技術創新發展方面,應該會有一些促進作用,第二也鼓勵醫療行業進行創新。另外,我理解單獨立項,是不是就可以不適用DRG/DIP,我們會找醫保專家再學習。”

“讓子彈飛一會兒。”王恆認爲,相關腦機接口政策對於有長遠眼光或者在腦機接口方面已經做出了嘗試,走出了一條路徑的企業來說,是利好的。未來這是非常大的市場,越早介入的企業,越容易分享這塊“蛋糕”。

另一方面,由於腦機接口尚未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大家現在確實都在看一個概念。”邁普醫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有注意今日出臺的立項指南。但公司目前聚焦在神經外科,沒有直接去拓展腦機接口方面,因爲它是一個複雜的學科,“我們還是想把現在的根紮實了,再去拓展。”

樂普醫療證券部工作人員迴應稱,腦機接口不是公司主營業務,主要應用於康復,但並未實際使用,臨牀試驗應該都還沒開始,同時其表示並不清楚具體原理和邏輯,而目前腦機接口相關政策對公司幫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