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尺子量到底 裁量指南保公正

本報記者 龔仕建

2024年10月,陝西省西安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執法一大隊辦理了一起發佈虛假廣告的案件。

一房地產公司通過其微博賬號發佈了與事實不符的廣告宣傳信息。“考慮到該虛假廣告發布時間短,閱讀量較低,且涉事公司又具有主動配合的從輕情形,根據試行的《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裁量指南》中廣告法行政處罰裁量指南第1項,我們將此案裁量爲九檔裁量等次中的‘從輕一檔’:處20萬元以上、27.2萬元以下的罰款。”西安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執法一大隊負責人李剛介紹,參照案件的具體情況,市場監管部門最終對該起發佈虛假廣告案件的當事人處以20萬元的罰款。

“如何罰、罰多少”是辦理類似案件的關鍵。“裁量指南,就像一把帶有刻度的尺子,讓行政處罰的裁量界限和標準更清晰、更明確。”西安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法制與督察大隊大隊長邵鵬飛翻開裁量指南,他向記者介紹,該指南涵蓋食品藥品等8個領域34部法律法規,對269項行政處罰事項“裁量階次、適用情形、確定標準”等關鍵內容進行了逐條細化、量化,最大限度壓縮了行政處罰自由裁量空間。

以標準化推動行政執法精準化、科學化、規範化。近年來,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程序、文書、行爲、裁量、監督等行政執法全環節,逐項研製標準。除了試行的裁量指南,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還發布實施了行政處罰《程序規範》《文書規範》《人員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規範》《“互聯網+”監管執法系統操作要素》五項地方標準,這些標準,通過流程再造和細化管理進一步規範執法行爲,助推市場監管部門行政執法“一把尺子量到底”。

2024年8月,西安一公司因經營農藥殘留超標的食用農產品被西安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高新大隊立案調查。當事人得知自身經營行爲涉嫌違法、同類型案件的處罰結果各地不一時,十分緊張。當執法人員拿出裁量指南,並依據當事人的主觀目的、違法行爲的持續時間、違法所得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最終依法、審慎給出了令當事人認可的裁量結果。當事人表示:“標準化的行政執法,讓我們心服口服,也感受到了公平與正義。”

“對經營主體來說,最擔心的就是被隨意執法、區別對待,而執法標準化則從制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從每一個經營主體的實際情況出發,作出相應的精準裁量,同時輔以合規寬宥、合規激勵等利好政策,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西安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高新大隊副大隊長張瑋說。

行政執法,一頭連着政府部門,一頭連着羣衆和經營主體的利益。“市場監管部門執法越是‘有據可查’,執法爭議和漏洞就越‘無隙可乘’。”邵鵬飛介紹,2023年以來,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轉辦食品、藥械化、特種設備和產品質量等問題線索1萬餘條,立案率超過50%,行政敗訴率、複議被糾錯率均從15%降至零。

“我們正在構建‘程序完善、行爲規範、裁量統一、運行順暢’的全過程‘行政執法標準體系’。”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郝生旺表示,將用“標準化”的運行程序規範行政執法行爲,用“精細化”的裁量規則壓縮自由裁量權彈性空間,用“智慧化”的監管機制提升執法公信力,着力打造可用可感、可學可鑑的行政執法“西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