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費遭凍744億 國防部提5理由盼提早解凍
圖爲國防部長顧立雄。(資料照/劉宗龍攝)
國防部業務費遭立院凍結30%(744億元),解凍條件爲執行30%後使得動支,但國防部指出,若未能解凍,恐無法及時支援緊急戰備任務,同時削弱應處能力,並影響新式武器裝備換裝期程。且經推估執行30%時間點約落於6月,屆時恐無法處理解凍事宜,因此已將解凍報告送至立院,並提出5大提早解凍理由,盼儘早解凍預算,以加速各項施政推動。
國防部送至立院報告指出,114年度業務費計編列2478億元,主要爲維持主戰裝備妥善、各式訓練彈藥與機艦油料採購、重要武器裝備籌獲及部隊基本運作維持等需求,爲國防預算重中之重項目,近年每月預算執行率均達90%以上,預算執行狀況良好。
國防部表示,年度預算扣除人員維持費後,業務費佔比高達84%,現凍結30%(744億元),影響甚爲重大;經檢視往年預算執行情形,審酌各項採購交貨期程與工程完工進度,以及114年度預算月份編配,推估預算執行至30%之時間點,概約落於6月份左右。
國防部說,鑑於決議要求需經院會同意始得動支,屆時適逢大院休會期間(6至9月份),恐無法處理解凍事宜,須至下半年會期開議(9月份)後,始能排入解凍議程,爰在無法確認預算解凍時間點下,勢造成重大軍商購案延後決標與履約期程,推遲各項重要國防施政及戰備急需,除影響行政效率及戰力維持,更徒增額外成本,茲爭取於上半年會期解凍。
國防部並提出5大提早解凍理由,一、衝擊維持裝備妥善,增加補保缺料壓力裝備妥善與部隊戰力密不可分,因應主要武器裝備已逾中壽期且中共機艦侵擾頻仍,造成國軍應對兵力之各型戰機、艦艇及雷達等零附件加速耗損,必須採購充足料件以維持裝備妥善,倘無法於上半年會期解凍,將影響接續執行的F16型機、幻象2000型機、康定級艦、成功級艦等主戰裝備及各式雷達委修等零附件籌補,概約464億元,不利維持重要武器裝備妥善,並增加後勤補保缺料壓力。
二、延宕各式彈藥籌補,戰備演訓量能受限爲加強國軍作戰能力,籌獲各式彈藥射訓,倘無法於上半年會期解凍,將影響接續執行之雷霆2000高爆火箭彈、紅隼反裝甲火箭彈、MK46魚雷延壽等案,概約83億元,不利強化戰訓整備及快速應變能力,造成戰力罅隙。
三、緊縮機艦油料供補,無法應處灰帶襲擾近年中共機艦襲擾不斷及不定期軍事演訓,臺海情勢日益嚴峻,國軍每日派遣多架(艘)次戰機及船艦應處,加計戰演訓任務等,極需油料供補與戰備存量建置,倘無法於上半年會期解凍,將影響後續各式油料需求,概約55億元,恐無法及時支援緊急戰備任務。
四、推遲武器裝備籌購,難以彰顯防衛決心面對當前敵情威脅,建構不對稱戰力、強化防衛韌性,加速重要武器裝備籌獲勢在必行,倘無法於上半年會期解凍,將影響接續執行的魚又飛彈海岸防衛系統、高高空無人機系統、人攜式短程防空飛彈及攻擊無人機飛彈系統等重要武器裝備籌購,並延後康定級艦戰鬥系統性能提升、快速佈雷艇後續艇、新型步槍及網路資訊設備系統升級等國防自主能量建立,概約724億元,不利厚實國軍整體防衛作戰能力,甚而遭國際友邦質疑我防衛決心。
五、影響單位基本運作,人力維持雪上加霜爲全軍機關、部隊、廠庫及學校強化戰訓整備、提升後備戰力與訓練安全、招募及改善教學(生活)環境等各項任務所需,概約263億元,倘無法於上半年會期解凍,將影響各項重要裝備、訓練儀器、資訊系統及營舍修繕等基本運作,甚或肇生訓練與居住危安情事,不利人才留營,更有礙單位日常運作所需,對部隊人力穩定,無疑是雪上加霜。
國防部指出,114年度總預算業奉總統公佈,爲降低施政衝擊,雖重新盤點年度施政項目執行規劃與相關影響,儘可能在適法合規前提下妥爲因應,但業務費凍結30%影響實爲甚大;現階段執行率尚未達大院決議「預算執行30%時,向院會報告經同意後動支」的條件,惟國防安全不容懈怠,也無法等待,須儘早解凍預算,以加速各項施政推動。
國防部強調,立院對「業務費」預算各項指導,包含各式裝備妥善、彈藥籌補、油料採購、武器籌購及部隊運作等經費,面對中共持續加大對我軍事脅迫及灰色地帶襲擾不斷,若未能解凍,恐無法及時支援緊急戰備任務,同時削弱應處能力,並影響新式武器裝備換裝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