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解凍報告遭疑「早早就寫好」 次長澄清:僅內部工作提醒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23日出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以「樂爲世界人-臺灣文化發展與國際能見度之突破及挑戰」爲題發表專題報告並備質詢。(範揚光攝)
文化部近日流出內部信件,提醒部內人員確認解凍預算報告用字不會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引發外界議論。對此,文化部次長王時思今(23)日出席立法院教文會前受訪時澄清,這只是內部工作提醒,目的在謹慎處理文字表達,避免造成誤會。
王時思今日以「樂爲世界人-臺灣文化發展與國際能見度之突破及挑戰」爲題,在立法院教文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
她在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文化部一直持續準備解凍報告,並未如外界所言「早已準備好等着送出」。她強調,文化部作爲部會一員,比誰都希望早日解凍,但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本年度凍結案件數量衆多,預算直到3月才送出,且院會與委員會凍結數字不同,需進行比對加總,與過去慣例不同。
王時思也說,在準備過程中,各業務單位因難易程度不同而進度有別,但需同步提交報告。她強調,「執行書寫準備的程序,其實從來沒有中斷,但並沒有像外界所說,文化部都準備好等着送出這樣的事情。」
對於提醒文字用語的公務人員遭網路肉搜,王時思提到,這位基層公務員只是盡職履行工作責任,提醒同仁避免文字表達被誤解,卻因此被肉搜、暴露個人隱私,「這樣很不妥」,呼籲外界應尊重保護基層工作人員。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也在質詢時提及這起事件,並提問報告是否「早早寫好」?以及之前教育部長鄭英耀在教文會備詢時,曾提到報告必須在收到行政院指示後再送出。
王時思再度迴應,該名被公佈個資的公務員「他比誰都難過,承受非常大的壓力」,而在預算報告共有47案,當中都有需要勾稽與覈對的地方,需要準備好才能送到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