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光電創新突破 中山大學林宗賢獲美國光學會士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因在液晶光電領域研究、技術創新貢獻卓越,當選2025美國光學學會會士。(中山大學提供/郭良傑高雄傳真)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右)當選2025美國光學學會會士。(中山大學提供/郭良傑高雄傳真)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在液晶光電領域研究、技術創新突破及產業推廣應用貢獻卓越,在學界獲得肯定,美國光學學會日前公佈2025年全球121名新科會士,林宗賢獲選爲會士,肯定他在液晶光電創新研究有重大貢獻。
林宗賢研究專長爲液晶材料、光電元件、先進顯示技術及光學計算,並積極推動智慧型窗戶創新創業、國際學術及產學合作。他深耕液態光子晶體研究,突破傳統膽固醇型液晶排列限制,研發「雙頻率場組裝」技術,達成超高週期光子晶體,推升脈衝光應用發展。
他開發「反向電致形變」技術,能在數分鐘內製造大面積且高穩定性的藍相液晶單晶,顯著提升光子晶體生長速度,突破光電設備、感測器及光學通訊領域現有進展,推動高效、低能耗且節能減碳的綠色光電科技。多篇研究論文發表國際頂尖期刊,拓展光子晶體應用範疇。
林宗賢指導學生組成創新創業團隊,設計、研發及生產新型智慧型窗戶薄膜,開發出可自由裁剪、直接黏貼的多功能智慧窗戶「薄膜」技術,可切換高透光率、隱私保護,並作爲影像顯示使用。成果榮獲「第十五屆國家創新獎」、「經濟部新創事業獎」、「科技部FITI創業傑出獎」、「光寶創新金獎」等多項大獎肯定。
中山大學表示,林宗賢講座教授除學術成就優異,也積極推動校園技術產業化,吸引世界百大跨國企業千萬資金,入股並技術投資新創公司。林教授攜手學校共同建立「實驗室-新創公司-學校」的合作平臺,創造三方共贏;創造資源、人才及技術的良性循環,發揮國家教育與研究資源最大效益,展現成功典範。此次林教授能獲此殊榮,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