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狗傷人惹眾怒 批高雄動保處無作為

高雄市燕巢動保關愛園區收容犬隻量瀕臨極限,不少幼犬都在等一個家。記者巫鴻瑋/攝影

高雄永安海邊1個月內發生兩起遊蕩犬攻擊案件,造成1死1重傷,引發家屬及地方羣情激憤,民衆加碼抱怨茄萣興達港、情人碼頭也有不少遊蕩犬,情況比想像的還嚴重。受害者及居民怒轟高雄市動保處在遊蕩犬減量無作爲;動保處指出,已利用無人機等加強管控。

高雄市動保處表示,6月25日永安發生第一起遊蕩犬傷人案件後,動保處派員加強捕捉遊蕩犬,至本月4日已捕捉39只,專案會持續1個月,今年以來已捕獲61只,全數送收容所安置;推動絕育也從未停止,會加強巡邏遊蕩犬出沒熱點,設法族羣減量。

高雄沿海養殖魚塭多,許多養殖戶養狗看守魚塭,每逢養殖季結束,就有一堆犬隻遭人棄養,加上海岸線監視器少,導致永安、彌陀一帶成爲犬隻棄養熱點。

居民說,4年前永安區一名前里長騎車被狗追,摔倒受傷住院,幾乎每幾戶就有1人曾被狗嚇到,人犬衝突不勝枚舉。

「其實中鋼海基旁道路也常有遊蕩犬羣聚。」居民抱怨,興達漁會拍賣市場常引來遊蕩犬聚集覓食,傍晚時分又往情人碼頭移動,此問題已存在多年,很多大人、小孩都被嚇過。受害者痛批動保處尸位素餐,遊蕩犬貓問題始終無法徹底解決。

高雄市動保處指出,去年起結合志工運用無人機空拍,調查茄萣溼地及二仁溪南岸等區域遊蕩犬分佈樣態,高雄推動犬隻絕育近20年從未鬆懈,永安地區魚塭多,遊蕩犬也多,已出動數十名「吹箭隊」人力,全面誘捕遊蕩犬。

嘉義縣爲解決遊蕩犬問題,家畜疾病防治所去年與雲科大合作,打造智能捕犬系統,透過無人機及高空AI監測犬隻移動,打造智能捕犬圍籬,科技精準捕捉成效佳,效能提高3成。

雲科大電機工程系教授陳靜茹帶領團隊協助打造智能捕犬系統,導入AIoT智慧聯網技術,透過無人機及高空AI監測犬隻移動,隊員可掌握狗羣方向,精準捕抓並麻醉犬隻,避免以往追捕困擾,在布袋鎮打造全臺首座智能捕犬圍籬,今年擴大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