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投資美國4000億美金? 郭智輝對業者闡明情勢全說了

美國對臺關稅從原本32%降至20%,經濟部長郭智輝今(4)日南下高雄閉門會談產業界,強調「20%還可以繼續談」,但直球問業者:「你們願意讓什麼?」(柯宗緯攝)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4)日南下高雄閉門會談產業界,強調「20%還可以繼續談」,會後笑着離開會場。(柯宗緯攝)

針對關稅議題,經濟部長郭智輝今(4)日南下高雄閉門會談產業界,強調「20%還可以繼續談」。(柯宗緯攝)

美國對臺關稅從原本32%降至20%,經濟部長郭智輝今(4)日南下高雄閉門會談產業界,強調「20%還可以繼續談」,但直球問業者:「你們願意讓什麼?」假設必須加碼對美投資4000億美金,是希望政府去投資,或由民間籌措?業者則在強烈表達希望電費先別漲價,並關切匯率穩定問題。

針對外界質疑未赴美參與談判,郭智輝特別澄清,「有人說經濟部長、財政部長沒去,我們在後面備援非常龐大。」這次談判不只是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帶領的團隊,而是整個府院相關人員都投入。

郭智輝進一步說明,臺灣從過去32%稅率降到現在敲定的20%,「雖然美國答應我們說可以繼續談,但一定是要有條件,不可能沒有,我們繼續談,你認爲你可以讓什麼?」

郭智輝指出,日本、韓國繼續談的結果,關稅從25%談到15%,但都讓掉農業產品,本來日、韓都不能進去,但現在包括美牛、美豬、美國米全面開放,就連美國汽車都是零關稅,「日韓所答應的條件,我們可以同意嗎?所有的農產品、美國的汽車、美國的藥、工業產品都開放嗎?」

郭智輝說,日本、韓國加碼投資美國,但都還沒具體說要投資什麼,我國是第3個談的,「假設是4000億美金,你們希望中華民國政府去投資或民間籌措4000億美金去美國?」他希望透過今天座談,傾聽業界心聲,進一步提供協助。

臺灣鑄造學會榮譽理事長、大鎪科技公司總經理陳林山指出,臺灣雖然有競爭力,但是因爲大環境的變化、關稅、匯率問題受到影響,臺灣政府一定要開始要加緊腳步,讓傳統產業生存下來。

陳林山透露,臺灣工具機產業從過去1100多億營業額大幅萎縮,很多工廠1周只做3天,而現在政府一直在推AI、低碳,業者也會擔心電力不夠,同時也希望電費不用再漲,否則對業者而言,也會增加成本。

面對困境,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許正雲表示,「我們比中國大陸關稅還低,如果杜絕洗產地問題,美國也許會重新考量稅率。」不過,危機說不定是轉機,臺灣尚未加入東協,「現在有很多國家承認我們,搞不好慢一點就能進入東協」,屆時臺灣會比較有優勢。

許正雲也向政府喊話,希望電費能凍漲,不然整個產業成本都增加,業者都無法承受。他也站在相信政府的立場,並樂觀看待,只要臺灣產品做得更好、吸收外面知識,臺灣還是有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