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美金投資 化被動爲主動

(圖/本報系資料照)

經濟部長郭智輝南下高雄與產業界座談,忸怩作態地說道:臺灣是第3個與美國談判的國家,「所以不是3000億美元,或是3500億美元,可能還要加一些,4000億美元。」間接證實了外界對臺美關稅談判還有附加條件的傳言。郭還問業者,「你是希望中華民國進去美國投資,還是從民間可以籌措?」

中華民國進去美國投資?中華民國的錢,不都是全體中華民國人民辛苦耕耘、守法納稅得來嗎?投資美國,就是中華民國全體國民投資美國!

那麼,面對川普的威嚇霸凌,如何化被動爲主動,讓4000億美金「投資」發揮最大效益?兩個方案。第一方案,成立「臺灣人工智慧暨半導體投資基金」。

分階段集資4000億美金,投資標的有:一,在美及赴美投資設廠的臺灣半導體供應鏈與人工智慧設備、軟硬體等相關企業與新創廠商;二,與人工智慧相關並在美國設廠之各國企業。

基金股權由全體中華民國共同持有,2025年底以前,年滿18歲之中華民國公民得持有均等之基金股票數。基金成立3年後,股票持有者得自由買賣。

基金日常運營與操作,委由專業經理人負責,面向全球公開招標。得標之經營團隊每年按經營績效,依法依規,收取服務費與提成。其餘相關事項,悉按全球各主權基金運作規範遵行之。

第二方案,分十年提撥4000億美金,成立「迦薩重建和平基金」。和平基金下設執行委員會。執委會委員11人,3名常務委員由中華民國公民出任,並享有否決權。其餘8名委員分別邀請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聯合國糧食計劃組、歐盟理事會、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難民組織、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無國界醫生各推派1人組成。

執委會主委建議由負有國際學術知名度、並享有廉潔清譽的中研院院士、前臺大校長管中閔出任。期能建立全球公信力,避免貪瀆與行政效率不彰。

第一案,4000億美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可預見的未來還可「分潤於民」。除將4000億美金緊緊掌握在手中外,避免美國官僚主義及產業低效糟蹋了這4000億美金,還可避免涉入美國內政糾紛與權力鬥爭。

第二案,藉着川普關稅巨棒,「攀緣」而上,讓世界看見臺灣!「迦薩重建和平基金」的啓動,不僅可以婉轉地拒絕川普的無理需索,且可藉此與國際組織並肩奮鬥,爭取迦薩長期和平,也能降緩臺海緊張,甚至促成兩岸和平共融。

無奈,肉食者鄙,既無脊樑,也無大智,上述兩方案皆不可能被採納!郭智輝南下座談,不過甘爲川普的傳聲筒,給一貫支持民進黨的南部民衆打個預防針罷了!(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