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恐變毒品!食藥署嚴查管制藥品:勿私下交易轉送

藥品恐變毒品!食藥署嚴查管制藥品:勿私下交易轉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藥品和毒品僅一線之隔,當藥品被用於非醫療用途,可能產生藥癮依賴,甚至危害社會,例如嗎啡、吩坦尼等麻醉止痛藥,在我國都被列爲「管制藥品」。食藥署去年實地查覈1.1萬家次醫療機構,防堵管制藥品遭不法使用,其中231家次違規。食藥署也提醒民衆,管制藥品都屬於醫師處方藥,切勿私下流通、交易或贈送。

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黃君堯表示,管制藥品和毒品成分是一模一樣的,若是醫藥和科學上使用,就屬於管制藥品,否則就是毒品。(王家瑜攝)

我國管制藥品分爲第一級到第四級,級數越低,表示依賴性和濫用性越高,例如嗎啡、鴉片、古柯鹼、海洛因都屬於第一級管制藥品;安非他命、卡西酮、大麻、 吩坦尼屬於第二級。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黃君堯表示,管制藥品和毒品成分是一模一樣的,若是醫藥和科學上使用,就屬於管制藥品,否則就是毒品。

暑假期間有不少民衆出國旅遊,可能誤攜帶含有大麻成分的產品回臺。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有些國家開放大麻相關製品做其他用途,但我國法務部規定,大麻整個植株都是以二級毒品管制,因此絕對不要輕易帶回國,否則就是直接移送。

王德原提到,絕大多數管制藥品在國外都是處方藥,須持有處方箋才能攜帶入境。黃君堯也提醒,在國內管制藥品都屬於醫師處方藥,請民衆不要私下和親友分享,更不可以私下交易或贈送;若有醫療需求,應尋求醫師診治,且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擅自停藥或間斷服用。

爲了防堵管制藥品遭不法使用,食藥署嚴格規範,相關業者包含製造、輸出、輸入、運輸、販賣、調劑或使用,都須事前取得證照或覈准文件,且每日詳實登載管制藥品收支、銷燬、減損及結存情形,並定期向主管機關申報。

另外,針對第一到三級管制藥品,食藥署要求業者須專櫃加鎖,並使用專用處方箋;針對第一和第二級管制藥品,在國內運輸須先申請憑照,並且採限量核配,且醫療機構之間不得借貸、轉讓。

臺大醫院護理師鄭靜宜分享,管制藥品除了專櫃上鎖、單獨存放之外,鑰匙須由專人管理,現在改用智慧藥櫃,透過生物辨識方式解鎖,且只會開啓特定藥物的盒蓋,並在雙人覆核下確認醫囑纔給藥。(圖/食藥署)

臺大醫院護理師鄭靜宜分享實務經驗,管制藥品除了專櫃上鎖、單獨存放之外,鑰匙須由專人管理,且過去藥櫃都是放在護理站裡,每天經過的人很多,爲了避免有心人士不法取用,不會在藥櫃上做任何標示;現在則改用智慧藥櫃,並放在行政區,透過生物辨識方式解鎖,且只會開啓特定藥物的盒蓋,並在雙人覆核下確認醫囑纔給藥。

食藥署去年(2024)實地查覈管制藥品相關業者共1.1萬家次,包括醫院、診所、藥局、西藥製造業及販賣業、獸醫相關機構、動物用藥製造業及販賣業、醫藥研究機構等,其中231家次違規,佔1.93%,主要違規情形是「未依規定登載、登載不夠詳實」共93家次,多數爲藥局,其中8家爲醫院;第二大違規項目是「未依規定申報、申報不實」,共34家次,藥局和診所佔大宗。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