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招防外資炒匯 買臺股隔日才能換臺幣
(示意圖/資料照片)
新臺幣今以小貶0.02分、28.83開出後,隨即翻升,一舉升至28.792元,續創逾3年來新高。終場貶1.03角、收在28.931元,成交金額11.08億美元。央行除了解外資匯入臺灣後是否有投資臺股外,也傳出加強對外資資金匯入的審查,亦即在買進臺股的隔天才能買進臺幣。
央行公佈年6月底外匯存底金額爲5984.32億美元,較上月底增加54.84億美元。增加原因包括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之匯率變動,以及央行爲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
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指出,央行調節的力道與5月相比小很多,因爲6月初至中上旬,外匯市場供需相對平穩,但到了6月底,市場上出現一些因素又造成臺幣的波動,包括:美元受FED官員提到7月不排除降息、美債十年期殖利率看到4.2%等因素而走弱,加上關稅談判陸續有消息對等關稅的稅率比市場預期好一點提振了股市,促使外資匯入、臺幣升值。
蔡烱民證實,近期除了金檢,央行也已找了保管銀行溝通,瞭解外資匯入臺灣後是否有投資臺股。他說明,央行關注的是少部分外資匯進臺灣後一兩天內都沒看到在股市買進,針對這部分央行會做進一步瞭解與溝通。
例外,根據《ettoday》引述《彭博》報導,臺灣央行考慮加強對外資資金匯入的審查,亦即在買進臺股的隔天才能買進臺幣,以確認外資匯入資金是爲了投資本地股市。據瞭解,央行正在研究評估可行性,並將於下週邀集外資保管行開會。